DNA甲基化的研究方法学
【摘要】:随着胚胎学和肿瘤学基础研究的迅速发展,DNA甲基化作为基因表遗传学(epigenetics)的重要机制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DNA甲基化的研究,目前有很多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从DNA甲基转移酶(DNMTs)的角度,另一类是从DNA甲基化水平的角度进行研究,后者又分为总体DNA甲基化水平和特异基因序列DNA甲基化水平的检测。
|
|
|
|
1 |
樊靖;刘庆忠;张俊林;王锦;;一种提取核桃基因组DNA的改进方法[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
2 |
尹学田;赵平敏;周永;刘卫华;朱常香;;氮素形态与比例对烤烟生长和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
3 |
王少奎,马传喜,司红起,杨朝柱;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多酚氧化酶同工酶的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9期 |
4 |
黑淑梅;慕明涛;;DNA甲基化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1期 |
5 |
孟凡荣;司志飞;刘昊英;;植物DNA的甲基化及其生物学功能[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6期 |
6 |
孙永健;陈小强;孙宁;张磊;;表观遗传学的分子机制及其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3期 |
7 |
沈惠风,闵亮,李鹤,秦亮甫;论肾虚是衰老的根本原因[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
8 |
安倩,董向阳,张建军,黄进丰,李立 ,程书钧,高燕宁;非小细胞肺癌pl6/CDKN2基因失活的研究[J];癌症;2001年06期 |
9 |
李云青,张思仲,肖翠英,赵扬冰;乳腺癌患者BRCA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模式的初步研究[J];癌症;2001年10期 |
10 |
范如英,李世荣,武子涛,吴霞,晨智敏;大肠脱落细胞及其核DNA含量分析在大肠癌诊断中的意义[J];癌症;2002年07期 |
|
|
|
|
|
1 |
姚军;李威;秦智伟;王晓武;武剑;;植物DNA甲基化及检测方法[A];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蔬菜分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会论文集[C];2008年 |
|
|
|
|
|
1 |
潘泽民;DNA甲基化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1年06期 |
2 |
陈坚,张晓琴,傅继梁;组蛋白乙酰化/脱乙酰化与DNA甲基化的关系[J];生理科学进展;2001年04期 |
3 |
黄荣峰,郭培懿,黄大昉;植物DNA甲基化[J];生物技术通报;2001年05期 |
4 |
任晓明,古市雅哉,林正信;马立克氏病毒DNA转录区和非转录区甲基化及脱甲基化的探讨[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5 |
杨和平,周爱儒,汤健;抗癌基因──p53和Rb基因甲基化的研究进展[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4年01期 |
6 |
王志刚;吴建新;;DNA甲基转移酶分类、功能及其研究进展[J];遗传;2009年09期 |
7 |
刘泽军,江海宏;DNA甲基转移酶[J];生命科学;2002年03期 |
8 |
范保星,张开泰,吴德昌;真核生物的DNA甲基转移酶与DNA甲基化[J];生命的化学;2001年05期 |
9 |
郭鹏;植物DNA甲基化研究进展[J];宜宾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
10 |
张才喜,李载龙,陈大明;CRED—RA一检测DNA甲基化的新方法[J];生物技术;1997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