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家养动物全基因组微卫星分布的差异研究
【摘要】:为了研究7种家养动物全基因组微卫星的分布是否存在差异,本试验利用软件MSDB搜索了猪、马、牛、山羊、绵羊、鸡和犬7种家养动物全基因组微卫星序列,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初步结果显示,7种家养动物全基因组微卫星在数量、丰度和密度上都存在差异,其中数量、丰度和密度最高的是犬,共1 436 242个位点,数量最少的是鸡,共276 564个位点,但丰度和密度最低的是马,共430 760个位点。对这些微卫星的分析表明,所有物种全基因组中单碱基重复微卫星最丰富,六碱基重复微卫星数量最少,且6种重复类型的优势微卫星都富含碱基A和T。除这些共同点之外,微卫星的分布规律也存在差异。总的来说,牛、山羊、绵羊微卫星的分布规律最为相似,鸡与其他物种微卫星的分布规律相差最远。分析还发现,7种动物微卫星长度大多集中在12~20bp之间,这可能是受到趋同选择压力的结果。据以上可以推测,物种间微卫星的分布存在差异,但也存在一定的保守性,且物种间亲缘关系越近,微卫星的分布也越相似。以上结果为以后微卫星的功能研究提供依据。
|
|
|
|
1 |
张春雷;佟广香;匡友谊;张超;尹家胜;;微卫星产物变性与非变性PAGE-银染方法比较[J];水产学杂志;2010年01期 |
2 |
赵亮;蔡彩平;梅鸿献;郭旺珍;;用于区别不同棉花品种基因组特征的微卫星位点筛选[J];作物学报;2012年10期 |
3 |
王丽鸳;韦康;张成才;成浩;;茶树花转录组微卫星分布特征[J];作物学报;2014年01期 |
4 |
张玉刚,郭绍霞,韩振海,许雪峰,李扬;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及其在高等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J];莱阳农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
5 |
焦传珍;;微卫星DNA标记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21期 |
6 |
朱家颖;杨松;李勤文;李永和;马明友;贾璐;;细梢小卷蛾微卫星富集文库的构建与分析[J];生物技术;2010年06期 |
7 |
郭宝英;谢从新;祁鹏志;吴常文;邓一兵;;黑斑原(鱼兆)微卫星DNA富集文库构建与鉴定[J];水生生物学报;2011年06期 |
8 |
刘榜,李奎,彭中镇,赵书红,喻传洲;猪微卫星DNA定位方法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1998年06期 |
9 |
马秋月;戴晓港;陈赢男;张得芳;廖卓毅;李淑娴;;枣基因组的微卫星特征[J];林业科学;2013年12期 |
10 |
张云武,张亚平;微卫星及其应用[J];动物学研究;2001年04期 |
11 |
霍金龙,张娟,罗古月,潘伟荣,张美,曾养志;微卫星PAGE银染法及其干胶的简易制备[J];动物医学进展;2005年01期 |
12 |
孙建帮;肖克宇;朱吉;;微卫星DNA标记在鱼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J];内陆水产;2006年05期 |
13 |
邓玉营;徐立安;张博;诸葛强;黄敏仁;王明庥;;黄花柳基因组微卫星分离及多态性位点检测[J];分子植物育种;2008年01期 |
14 |
亐开兴;李红伟;和占星;袁希平;黄必志;;微卫星DNA标记与亲子鉴定[J];中国牛业科学;2008年06期 |
15 |
张国彦;翟保平;;东方粘虫(Pseudaletia separata(Walker))微卫星富集文库的构建与分析[J];生态学报;2008年08期 |
16 |
逄巧巧;隋正红;张学成;孔繁娜;;龙须菜微卫星DNA的初步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7期 |
17 |
杨虎;徐兴莉;;微卫星DNA标记技术在养猪业中的应用[J];猪业科学;2011年11期 |
18 |
龚炎长,彭中镇,师守;畜禽微卫星的应用[J];中国畜牧杂志;1998年06期 |
19 |
张艳,张树义;微卫星方法简介[J];动物学杂志;1999年02期 |
20 |
左波,熊远著,苏玉虹,邓昌彦,余雳,郑嵘;猪4号和7号染色体部分微卫星位点的遗传图谱构建[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