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牵引成骨术后肌肉的组织病理及生化改变
【摘要】:正 牵引成骨是在皮质切开或骨切开术后对愈合中的骨痂渐进性牵引以形成新骨的过程。作者研究了下颌牵引成骨对咀嚼肌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10条杂种狗气管内插管苯巴比妥麻醉后,沿右侧下颌升支斜线作5cm长切口,在骨膜上平面分离到下颌角以上,将两个2mm长皮质钉固定在下颌角,在其前方2.5cm固定两个相同的皮质钉,把牵引装置的夹子连接到皮质钉上,两个夹子之间行双皮质骨切开,凿骨线位于第三磨牙后方,松松关闭粘膜,螺母暴露于口腔中,通过旋转螺母进行牵引(附
|
|
|
|
1 |
王毓英;颞肌嚼肌二腹肌及翼外肌在下颌运动中各种颌位的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1986年01期 |
2 |
石虹,袁绍沄,肖邦良,徐培渝;大鼠磨牙缺失后咀嚼肌酶组织化学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0年01期 |
3 |
李焕云;运用嚼肌颞肌髁突联合触诊校对颌位关系的临床体会[J];口腔医学;1996年03期 |
4 |
方达峰;焦虑对嚼肌静息期时限影响的评价[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86年04期 |
5 |
周发刚;腮腺嚼肌区放线菌病2例[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0年03期 |
6 |
丁红君,苏彤,左军,龙跃武;复发性右侧嚼肌、颞肌及颏舌骨肌痉挛附1例报告[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年12期 |
7 |
陈洪祥,陈振东;下颌骨升支内倒位阻生智齿并发嚼肌间隙感染一例报告[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84年03期 |
8 |
张忠翔,郝毓慧;颊部嚼肌区瘤样脂肪组织增生3例报告[J];口腔医学;1996年02期 |
9 |
黄洋,陈远萍,倪雪岩,姜秋,何钟勤;偏侧咀嚼大鼠髁突组织学及嚼肌超微结构的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03年04期 |
10 |
李锦标,顿长德,王雨生,孙学敏,董旭东,高平;嚼肌咀嚼周期肌电图在全口义齿评估中的应用[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5年02期 |
11 |
李宝成,李惠新;左面部嚼肌区多型性横纹肌肉瘤1例[J];中国肿瘤临床;2003年02期 |
12 |
司徒镇强,周树夏;腮腺区肿块(附369例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83年02期 |
13 |
罗丽;实验性(牙合)干扰对年轻成人颞肌前份及嚼肌的姿势位置活动的影响[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84年03期 |
14 |
黄韬;;嚼肌神经的应用解剖[J];解剖学研究;1987年01期 |
15 |
谢燕!100054,刘郁!100050,张茂先!100054,虞芬!100054,吕婴!100054;错患者颞肌和嚼肌肌电与正常的比较[J];北京口腔医学;1997年01期 |
16 |
朱红伟,司徒朴;口内进路嚼肌瓣转移修复口角歪斜[J];江西医药;1999年04期 |
17 |
俞光岩;隐袭性鳞癌颈部转移灶的解剖部位[J];国际肿瘤学杂志;1982年04期 |
18 |
马玉慈,罗颂椒,杨俊业;正常合人下颌运动时嚼肌、颞肌肌电活动的定量研究[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
19 |
王秀荣;腮腺嚼肌区放线菌病1例[J];口腔医学纵横;1998年01期 |
20 |
胡林华;Twin-block矫治器引起的肌肉反应:嚼肌和颞肌前份的肌电图研究[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0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