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以攀枝花市为例
【摘要】:基于生态足迹方法,建立旅游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2008年攀枝花市旅游生态足迹,结果表明该区域生态赤字13.0516hm2/人,旅游生态压力21.58,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但是,攀枝花市具有发展多元化产业的优势,耕地和林地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为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必须探索农业和旅游业、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互渗透和融合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注意发挥资源的优势,大力开发体育旅游、观光农业等特色旅游项目。
|
|
|
|
1 |
宫松;冯敏玉;袁爱清;赖发英;肖小红;;江西省近五年的生态足迹变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
2 |
程春旺;沙润;周年兴;;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旅游地生态环境监测指标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
3 |
叶长盛;刘平辉;陈荣清;;江西省近5年生态足迹动态变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7期 |
4 |
焦士兴;王安周;;河南省2003年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
5 |
张志强,程国栋,徐中民;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方法及应用研究[J];冰川冻土;2002年04期 |
6 |
石惠春,程国栋,徐中民,张志强,张勃;学习型组织与生态经济研究团队建设[J];冰川冻土;2002年04期 |
7 |
顾晓薇,李广军,王青,刘建兴,丁一,刘敬智;高等教育的生态效率——大学校园生态足迹[J];冰川冻土;2005年03期 |
8 |
徐中民,程国栋;中国人口和富裕对环境的影响[J];冰川冻土;2005年05期 |
9 |
李广军;王青;顾晓薇;刘建兴;丁一;;调整的生态足迹方法在辽宁省的应用研究[J];冰川冻土;2006年02期 |
10 |
王玉梅;尚金城;徐凌;;吉林生态省建设规划背景评价的生态足迹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5期 |
|
|
|
|
|
1 |
刘玲;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
2 |
曹新向;姬晓娜;安传艳;;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研究——以开封市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6期 |
3 |
王辉,林建国;旅游者生态足迹模型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计算[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
4 |
崔凤军,刘家明;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实践意义[J];地理科学进展;1998年01期 |
5 |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甘肃省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J];地理学报;2000年05期 |
6 |
章锦河,张捷;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及黄山市实证分析[J];地理学报;2004年05期 |
7 |
刘忠伟,王仰麟,陈忠晓;景观生态学与生态旅游规划管理[J];地理研究;2001年02期 |
8 |
张志强,孙成权,程国栋,牛文元;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与趋向[J];地球科学进展;1999年06期 |
9 |
刘年丰,姚瑞珍,刘锐,宋巍巍;基于EFA的旅游景区生态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年05期 |
10 |
龙丽民,梁荣玲;古城正定旅游环境质量的数学评价模式[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
|
|
|
|
|
1 |
费世民,王鹏,陈秀明,魏渠河,陈宾,涂代伦;攀枝花市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资源可持续性分析[J];四川林业科技;2002年03期 |
2 |
滕彦国,庹先国,倪师军,张成江;攀枝花市土壤微量元素分布[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1期 |
3 |
廖德兵;胡世华;;攀枝花市环保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技术探讨[J];攀枝花科技与信息;2001年02期 |
4 |
;攀枝花市环境质量稳中渐好[J];攀枝花科技与信息;1999年01期 |
5 |
张克诚;钱维岳;;攀枝花市汽车废气污染的调查与治理[J];攀枝花科技与信息;1998年01期 |
6 |
刘流;何小玲;;攀枝花市狠抓污染综合整治,环境面貌显著改善[J];四川环境;1988年03期 |
7 |
刘富中;;自加压力 奋力争先 勇创环保模范城[J];环境教育;2007年04期 |
8 |
吴柏清,何政伟,李少达;浅析攀枝花市陡坡生态退耕模式[J];生态经济;2002年12期 |
9 |
李玉昌;攀枝花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J];资源.产业;2000年08期 |
10 |
涂勇,王小将,封悦科;浅析攀枝花市酸雨污染特征及成因[J];四川环境;2004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