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厉河流域近50a降水变化及典型人类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摘要】:对祖厉河流域近50 a降水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祖厉河主流域区等降水量线纬向分布特征明显,降水量随纬度增高而减少;在流域南部和东北部高度差大的地方,降水量随高度增高而增加;受地形影响,祖厉河中下游有一条干舌自西北向东南伸到流域东部边缘,与周边区域相比,干舌区降水偏少90~140 mm。近50 a祖厉河流域降水显著减少,区域平均减少106.4 mm。小波分析表明,25 a以上和10 a左右的降水变化周期很明显,目前处于偏少期;区域平均降水量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减少,1986年发生了突变,之后迅速减少。流域内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夏季降水最多,占年降水的55%,春、秋季均占年降水的21%,冬季占年降水的3%;春、夏季降水减少不显著,秋季降水减少显著,但进入本世纪,秋雨开始增多,冬季降水有不显著的增多趋势。中下游过度垦殖及河流源头过多的小水利工程等人类活动造成地表状况变化,降水有加剧减少的迹象;流域外大量调水虽然对降水不足有相当的补偿作用,但地表调水显然没有使流域内的天然降水量增加;地表植被增加和人类活动对地表影响较小的区域降水减少比较缓慢。
|
|
|
|
1 |
谢建丽;浅析祖厉河流域干旱特性[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1999年03期 |
2 |
孟昭翰,谢考现,于金亭;降水变化对山东水资源影响的概述[J];山东气象;2001年01期 |
3 |
陈拓,秦大河,李江风,任贾文,孙维贞;自然生长树木气孔导度对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
4 |
王雪,方珉;结构有限元离散化模型的响应相关检验方法[J];振动工程学报;1999年01期 |
5 |
张英世;两边受拉压的矩形薄板的振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
6 |
张建方;关于误差的传递公式[J];数理统计与应用概率;1995年03期 |
7 |
陈以新,林建华;结构参数变异对框剪地震响应的影响[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
8 |
张新坤;照度计特性及表示方法[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
9 |
黄俊峰,于清海,黄为钧;挖掘机与土壤回转联系系统振动计算[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
10 |
虎恩典,杜全忠;振荡器起振过程的Nyquist图分析[J];大学物理实验;200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