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气象能见度几个问题的思考
【摘要】:正 在气象工作中观测能见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鉴定大气透明度,即气象能见度剔除了光学能见度的其他制约条件,只受大气透明度一个因子的影响。现行《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及其他气象书籍中关于气象能见度的定义意义基本相同。这些定义的核心是:能见度是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看到或辩认目标物的最大距离。尽管《规范》和某
|
|
|
|
1 |
柯金;;气象能见度的基本概念和目测资料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新疆气象;1990年05期 |
2 |
胡江华,李汉斌,周建勋,张保民;夜间气象能见度的测量研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
3 |
李子良;气象能见度的突变特征及其在预报上的应用[J];气象;1997年07期 |
4 |
顾骏强;;浙江大气透明度的分析[J];科技通报;1989年06期 |
5 |
郑景春;上海的能见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2期 |
6 |
侯艳丽,黄玉芳;紫外线辐射量变化原因分析[J];菏泽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
7 |
顾林康,王尧奇;中国西部干旱地区晴天散射辐照度与大气透明度的关系[J];高原气象;1995年02期 |
8 |
孔琴心,熊效振,刘广仁;荒漠地区直接太阳光谱的测量[J];高原气象;1992年04期 |
9 |
胡列群;吉海燕;;新疆区域大气透明度研究[J];中国沙漠;2008年02期 |
10 |
;为什么说“秋高气爽”?[J];科学世界;2007年10期 |
11 |
林爽斌;;城市大气污染对大气透明度和太阳直接辐射影响的初步分析[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5年02期 |
12 |
王尧奇,韦志刚;河西地区的太阳直接辐射和大气透明度[J];气象学报;1995年03期 |
13 |
张周生,陈培生;天文选址定点观测中大气透明度的测量方法[J];云南天文台台刊;1996年S1期 |
14 |
毛节泰,王强,赵柏林;大气透明度光谱和浑浊度的观测[J];气象学报;1983年03期 |
15 |
陈凤娟;;影响北海总辐射量大小的相关气象要素[J];广西气象;2005年S2期 |
16 |
王庆安,卞维林;利用气象能见度作晴空卫星遥感大气订正的一种实用方法[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2期 |
17 |
程乾,黄敬峰,王人潮,顾俊强;MODIS通道1和通道2大气订正的一种快速实用方法[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年05期 |
18 |
李子华;重庆市区气象能见度低劣的成因[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
19 |
;双目偏光能见度测定仪[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2期 |
20 |
宋正方,韩守春;近红外辐射在雾中衰减的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87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