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新颖的席夫碱与DNA作用的光谱研究
【摘要】: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两种新颖的席夫碱3-溴-5-氯水杨醛缩邻氯苯胺(BCSC)、3-溴-5-氯水杨醛缩对甲基苯胺(BCST)与DNA作用模式,研究表明两种化合物与CT-DNA作用紫外-可见光谱出现减色效应,随着CT-DNA的加入,化合物的荧光强度减弱,同时进行了KI对其荧光的猝灭实验,所有结果显示两种化合物与CT-DNA以嵌入模式结合。
|
|
|
|
1 |
林伟,肖苏龙,杨铭;β-咔啉-3-甲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及与DNA的作用(英文)[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01年03期 |
2 |
陈昌云;;镧(Ⅲ)-氧氟沙星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结合作用[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
3 |
杜江燕,王炳祥,徐飞,陈婷婷,沈珠英,沈永淼,邢巍,陆天虹;1,4-二氢吡啶衍生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与圆二色谱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年04期 |
4 |
黄东纬;;氧氟沙星钌(Ⅱ)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年08期 |
5 |
李静;杜江燕;王炳祥;龚美娟;罗鹏;;中氮茚萘醌类化合物与CT-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
6 |
袁泽利;吴庆;胡庆红;钟永科;周旭美;;含2-取代-1,3-二硫杂环戊烷席夫碱大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1年S1期 |
7 |
徐飞,李静,杜江燕,王炳祥,陆天虹;1,4-二氢吡啶衍生物与CT 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8 |
张尊听;陈莉莉;;白杨素衍生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及与DNA的作用[J];药学学报;2007年05期 |
9 |
陈昌云;李小华;单云;夏娟;相秉仁;;普利沙星与Co(phen)_3~(2+)及DNA间结合作用的电化学和光谱[J];应用化学;2006年07期 |
10 |
宋玉民;郑秀荣;吴锦绣;吴琼;;小檗碱和溴化乙锭与DNA的光谱学作用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
11 |
林丽榕;胡望霞;马杰;章慧;黄荣彬;郑兰荪;;缩氨基(硫)脲席夫碱化合物的自发对称性破缺研究[J];化学学报;2010年07期 |
12 |
屈元雨;吴凤艳;胡建明;刘进兵;;三氮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幽门螺杆菌体外抑制活性研究[J];化学试剂;2011年09期 |
13 |
孙晓红;白燕;刘源发;陈邦;;3-取代苯氧甲基-4-氨基-1,2,4-三唑-5-硫酮席夫碱的合成、结构表征和生物活性研究[J];化学学报;2010年08期 |
14 |
沙靖全,李敬芬,闫红;木犀草素缩磺胺甲恶唑席夫碱及金属配合物的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5年04期 |
15 |
宋琳,谢雨礼,谢毓元;抗瘤酮A10类似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英文)[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00年02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