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贺金生,王其兵,胡东;长江三峡地区典型灌丛的生物量及其再生能力[J];植物生态学报;1997年06期 |
2 |
周国逸;关于恢复生态学[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8年01期 |
3 |
贺金生,陈伟烈,江明喜,金义兴,胡东,路鹏;长江三峡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J];生态学报;1998年04期 |
4 |
彭少麟;恢复生态学研究进展及在中国热带亚热带的实践[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
5 |
钟征云;海归情融岷江魂——访岷江上游山地退化生态系统重建技术与示范项目负责人吴宁博士[J];四川草原;2004年03期 |
6 |
赵琳;郎南军;郑科;郭玉红;张立新;江期川;温绍龙;郭永清;;云南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影响因子的特征分析[J];西部林业科学;2009年03期 |
7 |
;环境生物学[J];环境科学文摘;1998年04期 |
8 |
李明辉,彭少麟,申卫军,林永标;景观生态学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J];生态学报;2003年08期 |
9 |
许再富,刘宏茂;热带雨林退化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消失与修复探讨[J];云南植物研究;1996年04期 |
10 |
任海,李萍,周厚诚,张倩媚;海岛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J];生态科学;2001年Z1期 |
11 |
向成华,刘洪英,何成元;恢复生态学的研究动态[J];四川林业科技;2003年02期 |
12 |
赵勇;樊巍;叶永忠;阎亮;赵东;;太行山低山丘陵区不同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年03期 |
13 |
彭少麟;南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生态学理论和应用[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1996年03期 |
14 |
王其兵,贺金生,陈伟烈;长江三峡地区退化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的初步研究[J];生物多样性;1997年04期 |
15 |
王小丹,钟祥浩,范建蓉;可拓学在退化生态系统研究中的探索与应用[J];水土保持学报;2002年06期 |
16 |
;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项目 热带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年04期 |
17 |
赵平,彭少麟;种、种的多样性及退化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和维持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1年01期 |
18 |
章家恩,徐琪;恢复生态学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探讨[J];应用生态学报;1999年01期 |
19 |
赵平;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11期 |
20 |
赵平,彭少麟,张经炜;恢复生态学——退化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恢复的有效途径[J];生态学杂志;2000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