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融,杨钧,董玺娟,王卉,汤大新,江雷,李铁津,张宝文;热释电Langmuir-Blodgett膜结构的光谱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1993年05期 |
2 |
任海仙;赵明根;石玉芳;;双酰腙钳形受体分子的合成及阴离子识别研究[J];分子科学学报;2010年05期 |
3 |
杨翠;庞思平;庄洁;曲运波;;3-OH克拉霉素及其副产物的谱图解析与结构鉴定[J];光谱实验室;2007年03期 |
4 |
张有明;王爱霞;冷艳丽;王雅琳;魏太保;;间苯二甲酰腙衍生物的合成及阴离子识别[J];应用化学;2009年11期 |
5 |
吴卫东,张占文,罗江山,唐永建,郑永铭,陆晓明,赵鹏骥;Cu_xC_(60)薄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2001年01期 |
6 |
张晟卯,张治军,党鸿辛,刘维民,薛群基;TiO_2/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有序交替层状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与结构表征[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年06期 |
7 |
姚亚红;张立伟;;黄芩素稳定性研究[J];光谱实验室;2006年02期 |
8 |
田艳杰;里佐威;;吡啶-碘络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和拉曼光谱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年22期 |
9 |
王小锋,姜慧君,陈婷婷,黄晓华,陆天虹;镉离子与微过氧化物酶-11相互作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电化学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10 |
黄紫洋;黄剑东;陈耐生;黄金陵;;四取代酞菁金属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年05期 |
11 |
董晓丽,周集体,王竞;蒽醌染料降解菌XL-1活细胞色素及降解产物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3年02期 |
12 |
丁竞,薛秦芳;山东黄色蓝宝石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J];超硬材料工程;2005年02期 |
13 |
徐莉群;郑青;雷群芳;方文军;;染料橙黄Ⅱ与三个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7年05期 |
14 |
陈婷婷,黄晓华,冯玉英,杜江燕,刘长鹏,邢巍,陆天虹;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微过氧化物酶-8与La~(3+)相互作用机理[J];无机化学学报;2003年09期 |
15 |
陈延明;王晶;;不同形貌金纳米粒子的合成与表征[J];化工进展;2010年S2期 |
16 |
张玉红,吴鸣,熊国兴,杨维慎;量子尺寸二氧化钛的制备与光谱表征[J];化学通报;2000年04期 |
17 |
唐凌天,王毅,刘新起,胡少文,褚泰伟,王祥云;光谱法研究2-(4-二甲氨基苯基)-5-氟-6-吗啉-1-氢-苯并咪唑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年10期 |
18 |
任海仙;唐静;魏太保;张有明;;酰腙类化合物的合成和阴离子识别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07年11期 |
19 |
杨晶华;程永清;刘根起;;凝胶时间对掺Co的TiO_2粉末结构和光谱吸收性能的影响[J];钛工业进展;2010年03期 |
20 |
胡京汉;徐维霞;魏太保;;N-芳基-N′-(4-乙氧基苯甲酰基)硫脲衍生物阴离子识别性能的光谱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年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