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驱龙斑岩型铜矿床成矿模式研究
【摘要】:冈底斯成矿带上的驱龙斑岩型铜矿床是中国目前探明的资源量最大的斑岩型铜矿床.通过研究矿床的成矿背景、矿床特征了解了矿床的基本特点和矿床形成的基础;通过研究矿床围岩蚀变及其与矿化的关系认识了矿床成矿特点;通过对成矿流体、稳定同位素等的研究厘清了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成岩岩浆来源.综合以上研究建立了矿床的成矿过程和成矿模式.
|
|
|
|
1 |
李光明,芮宗瑶;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斑岩铜矿的成岩成矿年龄[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4年02期 |
2 |
莫济海;梁华英;喻亨祥;谢应雯;张玉泉;;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冲江及驱龙含矿斑岩体锆石ELA-ICP-MS及SHRIMP定年对比研究[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6年04期 |
3 |
侯增谦;莫宣学;杨志明;王安建;潘桂棠;曲晓明;聂凤军;;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成矿作用:构造背景、时空分布和主要类型[J];中国地质;2006年02期 |
4 |
郑有业,薛迎喜,程力军,樊子珲,高顺宝;西藏驱龙超大型斑岩铜(钼)矿床:发现、特征及意义[J];地球科学;2004年01期 |
5 |
郑有业;高顺宝;张大权;张刚阳;马国桃;程顺波;;西藏驱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床成矿流体对成矿的控制[J];地球科学;2006年03期 |
6 |
高顺宝;郑有业;;西藏驱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床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控制[J];地质科技情报;2006年02期 |
7 |
杨志明,谢玉玲,李光明,徐九华;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驱龙铜矿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演化[J];地质与勘探;2005年02期 |
8 |
孟祥金,侯增谦,高永丰,黄卫,曲晓明,屈文俊;西藏冈底斯成矿带驱龙铜矿Re-Os年龄及成矿学意义[J];地质论评;2003年06期 |
9 |
孟祥金;侯增谦;李振清;;西藏驱龙斑岩铜矿S、Pb同位素组成:对含矿斑岩与成矿物质来源的指示[J];地质学报;2006年04期 |
10 |
杨志明;侯增谦;;西藏驱龙超大型斑岩铜矿的成因:流体包裹体及H-O同位素证据[J];地质学报;2009年12期 |
|
|
|
|
|
1 |
曾忠诚;刘德民;泽仁扎西;尼玛次仁;;西藏冈底斯东段叶巴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构造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9年03期 |
2 |
王跃;朱祥坤;;铜同位素在矿床学中的应用:认识与进展[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年04期 |
3 |
应立娟;王登红;唐菊兴;王焕;陈振宇;郑文宝;黎枫佶;;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中铋矿物及其与铜矿化关系[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年04期 |
4 |
李永胜;赵财胜;吕志成;严光生;甄世民;;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地质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1期 |
5 |
张丽;唐菊兴;邓起;黄勇;郎兴海;Jim LANG;Reza TAFITI;;西藏谢通门县雄村铜(金)矿矿石物质成分研究及其意义[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6 |
陈建平;丛源;董庆吉;;“三江”北段二叠-三叠系沉积建造特征及铅锌矿的初步富集[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
7 |
郑文宝;冷秋锋;畅哲生;应立娟;林彬;;西藏甲玛矿区钼成矿作用与找矿方向[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
8 |
周云;汪雄武;唐菊兴;秦志鹏;彭惠娟;李爱国;杨科;王华;李炯;张继超;;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含矿斑岩石英斑晶单个熔融包裹体的成分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
9 |
李光明,刘波,屈文俊,林方成,佘宏全,丰成友;西藏冈底斯成矿带的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来自斑岩矿床和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Re-Os同位素年龄证据[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5年04期 |
10 |
蔡志勇,邱瑞照,熊小林,黄圭成,周肃,孟祥金;西藏西部地区埃达克质侵入岩及铜金找矿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5年04期 |
|
|
|
|
|
1 |
郑淑蕙,张知非,倪葆龄,侯发高,沈敏子;西藏地热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1期 |
2 |
朱弟成,段丽萍,潘桂棠,廖忠礼,熊永柱;对青藏地区有重大影响的构造运动与岩浆响应事件[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
3 |
姚鹏;顾雪祥;李金高;范文玉;;甲马铜多金属矿床层控矽卡岩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成因意义[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4 |
黄朋,顾雪祥,唐菊兴,王立全;西藏玉龙斑岩铜(钼)矿床物质来源研究[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2年04期 |
5 |
李光明,芮宗瑶;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斑岩铜矿的成岩成矿年龄[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4年02期 |
6 |
夏斌,林清茶,张玉泉;哀牢山—金沙江岩带透辉石花岗岩锆石SHRIMPU-Pb年龄及地质意义——以玉召块、马头湾和十里村岩体为例[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5年01期 |
7 |
李光明,刘波,屈文俊,林方成,佘宏全,丰成友;西藏冈底斯成矿带的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来自斑岩矿床和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Re-Os同位素年龄证据[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5年04期 |
8 |
莫济海;梁华英;喻亨祥;谢应雯;张玉泉;;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冲江及驱龙含矿斑岩体锆石ELA-ICP-MS及SHRIMP定年对比研究[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6年04期 |
9 |
侯增谦,曲晓明,黄卫,高永丰;冈底斯斑岩铜矿成矿带有望成为西藏第二条“玉龙”铜矿带[J];中国地质;2001年10期 |
10 |
姚鹏,王全海,李金高;西藏甲马——驱龙矿集区成矿远景[J];中国地质;200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