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中部干旱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研究
【摘要】:通过对甘肃省中部干旱区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退耕年限(0年、3年、6年和10年)的土壤养分及各养分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退耕年限对安定区土壤养分除全钾外对有机质和其它氮磷钾养分均有极显著或显著影响。2)植被恢复过程中养分在土壤剖面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各养分具有明显的表聚性。3)土壤有机质的变化与全氮、速效氮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与钾素和磷素的相关性较低。全磷与速效钾和氮养分相互间显著相关,与速效磷相关性较小。全钾与速效钾相关性也未达到显著水平。
|
|
|
|
1 |
温仲明,焦峰,刘宝元,卜耀军,焦菊英;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区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与土壤养分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11期 |
2 |
田种存;高旭升;陈玉福;杨文辉;;不同海拔高度下高山草原土土壤养分变化初探[J];青海农林科技;2006年03期 |
3 |
杜建会;严平;俄有浩;;甘肃民勤不同演化阶段白刺灌丛沙堆分布格局及特征[J];生态学杂志;2007年08期 |
4 |
张宁;滕玖琳;何兴东;王海涛;高玉葆;;猫头刺群落对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的响应[J];中国沙漠;2008年04期 |
5 |
李铭;张建新;郭绍杰;苏学德;吴鹏;郑强卿;;干旱区戈壁地滴灌葡萄园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研究[J];北方园艺;2011年04期 |
6 |
王瑶;赵传燕;田风霞;王超;;黑河中游春小麦需水量空间分布[J];生态学报;2011年09期 |
7 |
张咏梅,柳昱;内蒙古耕地土壤养分变化趋势及预测[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年06期 |
8 |
汤正全;吴薇琦;高明;;黄土高原大南沟流域非耕地中土壤养分变化[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年06期 |
9 |
周传艳;陈训;唐金刚;吴克华;杨泊;;不同开垦时间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养分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6期 |
10 |
赵雪梅;孙向阳;王海燕;康向阳;王玉红;;不同种植密度下三倍体毛白杨林地土壤的养分消耗[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
11 |
张文才;;灵璧县禅堂乡土壤养分变化分析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23期 |
12 |
闫玉厚;曹炜;;黄土丘陵区土壤养分对不同植被恢复方式的响应[J];水土保持研究;2010年05期 |
13 |
乔玉;吴祥云;祁萃萃;;辽东山地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化学性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1期 |
14 |
胡小龙;王利兵;余伟莅;郭建英;侯彦飞;;两种不同人工林土壤养分变化综合评价[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0年04期 |
15 |
左其亭,陈嘻,周可法;西部干旱区小流域生态环境调控模式研究——以新疆博斯腾湖流域为例[J];水土保持学报;2001年03期 |
16 |
谢应忠,凌佐志;干旱区草地退化过程中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J];宁夏农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17 |
褚素贞,张乃明,毛昆明,史静;昆明地区设施土壤养分变化规律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
18 |
朱毅;庄乾梅;;鲁东南丘陵区茶园土壤养分演变趋势的研究[J];茶叶科学技术;2005年04期 |
19 |
方琳娜;赵庚星;李秀娟;王绍艳;;基于GIS的土壤养分时空动态变化分析——以山东省茌平县为例[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
20 |
张步翀;李凤民;;调亏灌溉对春小麦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