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田绿洲土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与预测
【摘要】:以多期遥感图像为信息源,用GIS、RS手段和马尔珂夫链模型对新疆于田绿洲土地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探讨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20多年来,研究区以荒漠为基质、以克里雅河为廊道、以农田和草地为主体斑块的宏观分布格局基本未变。总体上,生态保护,封沙育草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草地面积的扩大和荒漠面积的缩小意味着绿洲稳定性增强。水体、湿地始终受到较大程度的人为干扰。人类在生产活动中,不断地以消耗和利用河流水资源得以生存和发展。趋势预测今后农田、水体、湿地、高草和中草持续增加,而低草、盐碱地和荒漠进一步减少。整个区域呈现荒漠、草地和农田三足鼎立之势。
|
|
|
|
1 |
林观得;福建第四纪海平面升降运动[J];科学通报;1980年24期 |
2 |
顾子欣;;忆昔客游白沙瓦[J];世界知识;1980年04期 |
3 |
张海国,王伟成,许玲娣,杨珏琴,赵煜萍,董建中,陈仁彪,陈雪娟,苏炳华;中国人肤纹研究 Ⅰ.汉族10项肤纹参数正常值的测定[J];遗传学报;1981年01期 |
4 |
武仁;;联合抗苏的格局形成了吗?[J];世界知识;1981年02期 |
5 |
徐静娟,丁惠娟,范丽安,姚芳娟;R和S系列白细胞抗原的HLA相应命名[J];遗传学报;1982年02期 |
6 |
明芝;英·甘地为何访美[J];世界知识;1982年17期 |
7 |
菜培田;;苏美争霸与当前矛盾[J];世界知识;1982年01期 |
8 |
刘正荣
,罗荣联
,陈玉茹;川滇地震活动的格局及周期(英文)[J];地震研究;1983年01期 |
9 |
史秉璋,陈仁彪,苏炳华,杨琦;白细胞分型中的聚类分析[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83年01期 |
10 |
聂国祥;试从长江中、下游流域钉螺分布格局探讨中国东部第四纪气候[J];冰川冻土;198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