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密组合对寒地半干旱区膜下滴灌玉米产量的影响
【摘要】:为揭示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区膜下滴灌栽培方式下玉米高产措施,以郑单958为材料,选取氮肥、磷肥、钾肥和密度四因素作为试验因素,每个试验因素设计5个水平,按照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1/2实施)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肥料和密度组合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因素各单因子对籽粒产量有较明显的影响,均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趋势变化,影响顺序为施氮密度施钾施磷,且单位水平施入量引起边际产量的减少量为施磷密度施钾施氮;氮肥与磷肥之间的配合对产量的增加具有相互促进作用;要获得≥12231.97 kg·hm~(-2)的产量,氮肥、磷肥、钾肥及种植密度的最优组合取值范围为:氮肥246.24~279.59 kg·hm~(-2),磷肥133.77~151.52 kg·hm~(-2),钾肥82.85~97.16 kg·hm~(-2),种植密度79 676~85 324株·hm~(-2)。
|
|
|
|
1 |
汪希成,汤莉,严以绥;膜下滴灌棉花生产的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年02期 |
2 |
刘振华;新型棉作节水技术——膜下滴灌[J];新疆农业科技;2004年05期 |
3 |
王冬雪;于丽雅;胡国学;;棉田膜下滴灌好处多[J];新农业;2007年05期 |
4 |
黄建新;金晓青;;膜下滴灌管道的铺设及注意事项[J];新疆农机化;2009年03期 |
5 |
王丽萍;王晓光;李宏伟;;浅谈大面积推广玉米膜下滴灌应具备的条件[J];水利天地;2012年01期 |
6 |
;关于黑龙江省玉米膜下滴灌发展现状的调研[J];水利天地;2012年03期 |
7 |
张庆奎;;膜下滴灌相关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06期 |
8 |
蓝伟光;;国家级棉田膜下滴灌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启动[J];农业知识;2005年19期 |
9 |
李明玉
,刘彩霞;棉花大田膜下滴灌试验[J];石河子科技;2002年04期 |
10 |
王庆,郭德发;大田膜下滴灌的优势及对棉花增产的作用[J];节水灌溉;2004年01期 |
11 |
邵光成,张展羽,蔡焕杰,俞双恩,邢文刚;膜下滴灌棉花缺水诊断指标的试验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
12 |
刘垂文,李冬梅,刘荣芝;膜下滴灌棉花生产技术调研报告[J];新疆农业科技;2005年04期 |
13 |
陈林;膜下滴灌植棉缘何“增产不增效”[J];新疆农垦经济;2005年08期 |
14 |
胡晓棠,张旺锋;膜下滴灌条件下棉株温湿度微环境[J];中国农业气象;2005年04期 |
15 |
张发华;;膜下滴灌高密度棉花果枝苔数的最佳选择[J];新疆农业科技;2006年01期 |
16 |
塔依尔;吕新;马兰花;丁连军;;膜下滴灌棉田潜热和感热通量分配特征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
17 |
王笑言;张春梅;魏亦农;王军;李志博;;膜下滴灌棉花不同基因型叶绿素荧光特性初探[J];新疆农业科学;2006年03期 |
18 |
万素梅;胡守林;翟云龙;;膜下滴灌棉花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01期 |
19 |
郭米;毛延伟;;棉田膜下滴灌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应用[J];新疆农机化;2007年01期 |
20 |
张亚新;;阿克苏棉区膜下滴灌农业气象服务对策初步研究[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