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广州市城区白纹伊蚊抗药性现状与预防对策探讨

蔡松武  段金花  卢文成  易建荣  阴伟雄  张贤昌  林立丰  
【摘要】:目的 调查广州市城区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现状 ,以提出预防蚊虫产生抗药性的相应对策。方法 在广州市城区采集白纹伊蚊 ,在实验室繁殖 1~ 2代后 ,采用液浸法测定其对8种常用杀虫剂的半数致死浓度。结果 广州市城区白纹伊蚊对仲丁威、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等杀虫剂的抗药性指数为 2 2 1~ 3 6 0 ,对马拉硫磷、敌敌畏、残杀威、右旋丙烯菊酯、氯菊酯等杀虫剂的抗药性指数为 1 16~ 1 77。结论 广州市城区白纹伊蚊对仲丁威、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等杀虫剂已产生抗药性 ,对马拉硫磷、敌敌畏、残杀威、右旋丙烯菊酯等杀虫剂尚未产生抗药性。今后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虫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恒才;;在马来西亚梹榔屿岛的小城镇和乡村中用诱卵器调查埃及伊蚊、白纹伊蚊的分布[J];华南预防医学;1980年01期
2 赵惠霖;;Ⅲ、昆虫学研究[J];华南预防医学;1981年01期
3 李文盛,袁金富,闵秀婷;校园内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的初步调查报告[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82年04期
4 崔可伦,何桂铭,钱炯国,徐晓利;我国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杂交、自育性、幼虫期发育速度及蛋白电泳带的实验观察[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1982年04期
5 高永刚;安继尧;李蓓思;王叔荪;朱成璞;陆宝麟;;超低容量喷洒防制竹林白纹伊蚊的效果观察[J];广西医学;1982年04期
6 李文盛,袁金富;校园内白纹伊蚊季节分布及其幼虫唾液腺形态的初步观察[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83年03期
7 林康胜;冯健清;吴珊;蔡传烈;蔡汉文;宋星飞;黄泽雄;卓伟雄;;湛江港及其航道两岸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调查报告[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1983年03期
8 何麟,李文盛,袁金富;白纹伊蚊的染色体组型(摘要)[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84年04期
9 陈鹤诗;黄松柏;李廷奎;刘凌孙;;桂林市白纹伊蚊分布及其生态调查报告[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1984年02期
10 陈汉彬;赵红;高根宝;陈永洪;黄仕托;王绍辉;;贵州省城镇白纹伊蚊孳生习性及垂直分布的探讨[J];贵阳医学院学报;198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李珍;樊玉珍;李根;;白纹伊蚊细胞系(Aa-778)对兰舌病毒的敏感性[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2 谢超;赵彤言;杨发青;董言德;陆宝麟;;登革2型病毒在白纹伊蚊体内分布的免疫组化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第六届全国青年寄生虫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3 董言德;赵彤言;谢超;鲁亮;宋锋林;杨发清;路宝麟;;致倦库蚊传播登革病毒可能性的实验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第六届全国青年寄生虫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4 杨发青;赵彤言;李德昌;董言德;陆宝麟;;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对登革Ⅱ型病毒易感性机理的研究[A];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5 吴明玮;张玲敏;;白纹伊蚊AChE基因片段简并引物PCR、克隆及鉴定[A];中国动物学会第八次全国寄生虫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6 景晓;宫学诗;张世水;赖世宏;;临沂地区蚊类生态学调查十年[A];山东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3年
7 赵星;左丽;舒丽萍;;白纹伊蚊贵州不同地方株对登革病毒垂直传递能力的实验研究[A];第6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陈超;姜志宽;韩招久;钱万红;;电子驱蚊器驱蚊效果的实验研究[A];江苏省昆虫学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孙俊;周明浩;;江苏省媒介生物监测与防制[A];江苏省昆虫学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吴光华;姜志宽;;有关媒介昆虫几个问题的探讨[A];江苏省昆虫学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晓霞;白纹伊蚊卵滞育与登革Ⅱ型病毒传播关系的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2 刘美德;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对登革2型病毒中肠感染屏障与病毒受体关系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3 张映梅;我国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传播西尼罗病毒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4 林立丰;新型登革热传播媒介监测诱蚊诱卵器开发应用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5 邓天福;淡色库蚊与白纹伊蚊产卵引诱物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周毅彬;孳生地治理对控制白纹伊蚊的效果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明玮;白纹伊蚊乙酰胆碱酯酶基因片段简并引物PCR、克隆及鉴定[D];暨南大学;2001年
2 黄朝晖;三种蚊虫COⅡ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D];浙江大学;2001年
3 支国舟;蚊防御素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新型卫生害虫杀灭剂“KR-100”的初步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4 吕慧芳;α-三噻吩对白纹伊蚊幼虫作用机制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5 黄恩炯;白纹伊蚊及其天敌褐尾库蚊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6 张时妙;环保型蚊虫控制技术的初步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王春梅;光活化杀虫剂K-01对白纹伊蚊毒杀作用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8 王玉芳;胡椒碱对白纹伊蚊C6/36细胞株增殖分裂的影响及毒性作用与凋亡关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燕;登革热是怎样传播的[N];北京科技报;2001年
2 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 主任医师 于长水;病人→←蚊媒:登革热的恶性循环[N];健康报;2001年
3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 赵彤言;什么蚊子传播登革热[N];科技日报;2001年
4 ;雨季积水易于蚊子繁殖[N];北京日报;2002年
5 本报通讯员 房雯 刘军民;做企业的及时雨[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2年
6 ;预防“非典”莫忽略其它疾病[N];广州日报;2003年
7 洪少伟;神了,草能驱蚊[N];福建日报;2004年
8 支勇平 张行勇;我国苦杏仁资源循环加工技术获突破[N];科学时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