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地生态管理的探讨
【摘要】:本文针对土地生态环境的退化,提出"土地生态管理"的设想,探讨土地生态管理的基本原则、依据与内容,在此基础上论述实现土地生态管理的途径,以达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
|
|
1 |
陈广洲,黄明,刘万青;基于水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AHP评价系统探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2 |
袁丽丽;;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6期 |
3 |
喻庆国;;世界森林景观生态研究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6期 |
4 |
陈靓;;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格局分析方法及模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5 |
黄粤;陈曦;包安明;马勇刚;;近15a乌鲁木齐市城市用地扩展动态及其空间特征研究[J];冰川冻土;2006年03期 |
6 |
王建;祁元;陈正华;马明国;李净;黄春林;;基于遥感技术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评估模型研究[J];冰川冻土;2006年05期 |
7 |
胡静;许贤棠;;武汉市水域景观生态建设研究——以汉阳区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1期 |
8 |
彭建,王仰麟,刘松,吴健生,李卫锋;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9 |
郑立,鲁金萍;新疆生态环境竞争力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0期 |
10 |
余树全,姜春前,周国模,李翠环;雷竹林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
|
|
|
|
|
1 |
彭立芹,冯文钊,曾志远;我国土地整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4期 |
2 |
陈娟,曹明明,李双江,孙小丽;关中地区土地整理的时机分析及其生态环境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
3 |
陈利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
4 |
史培军,杨明川,陈世敏;中国粮食自给率水平与安全性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
5 |
张红侠,刘普幸;额济纳旗耕地压力动态变化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6 |
杜忠潮;陕西省人均耕地警戒线与耕地安全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7 |
龚子同,陈鸿昭,刘良梧,骆国保;土壤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J];地理科学;2000年06期 |
8 |
何毓蓉,周红艺,张保华,宫阿都;四川省耕地地力生产潜力及承载力研究[J];地理科学;2004年01期 |
9 |
倪绍祥,陈传康;我国土地评价研究的近今进展[J];地理学报;1993年01期 |
10 |
蔡运龙,傅泽强,戴尔阜;区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资源调控[J];地理学报;2002年02期 |
|
|
|
|
|
1 |
杨桂山,王彪;长江三角洲各类开发区发展态势与差异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6年03期 |
2 |
毕绪岱,杨永辉,许振华,许云龙,侯秀瑞;河北省森林生态经济效益研究[J];河北林业科技;1998年01期 |
3 |
陈文瑞,朱大奎,卫建飞;长江三角洲海岸带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J];海洋通报;1998年01期 |
4 |
雷明;资源-经济投入产出核算──基于存量核算思考的进一步研究[J];经济科学;1996年06期 |
5 |
任美锷;长江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6年Z1期 |
6 |
黄兴文,陈百明;中国生态资产区划的理论与应用[J];生态学报;1999年05期 |
7 |
欧阳志云,王效科,苗鸿;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的初步研究[J];生态学报;1999年05期 |
8 |
欧阳志云,王如松,赵景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1999年05期 |
9 |
薛达元,包浩生,李文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旅游价值评估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99年02期 |
10 |
吴次芳,陆景冈;市场经济导向下的杭州湾六市土地资源综合开发探讨[J];资源科学;199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