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南缘二叠纪—三叠纪构造-沉积环境与原型盆地演化
【摘要】:准噶尔盆地南缘(简称"准南")的构造-沉积演化历史以及原型盆地性质一直以来备受争议。依据沉积环境分析、地层对比以及沉积演化研究,结合火成岩年代学、大地构造学等研究成果,探讨了该区二叠纪—三叠纪多期次的伸展—挤压环境转换及沉积盆地性质转变。晚石炭世,准南西段处于北天山洋壳向伊犁地体俯冲的末期,沉积环境以滨浅海为主,为残留洋盆地;准南东段以半深海相碳酸盐沉积为主,发育典型的双峰式火成岩,显示为陆内的伸展环境。早二叠世,准南以滨浅海相细粒碎屑岩沉积为主,发育同沉积断裂和伸展垮塌变形构造,表现为陆内裂陷盆地的特征。中二叠世,准南仍以滨浅海相为主,但其沉积速率明显加快,沉积厚度变大,整体上表现为以热力沉降为主的坳陷盆地。晚二叠世,北天山和博格达地区普遍发育冲积扇或扇三角洲,上二叠统泉子街组和中二叠统红雁池组之间呈明显的角度不整合接触,沉积环境发生突变,均显示北天山快速冲断隆升,表明该时期准南为陆内压陷盆地。早三叠世,准南快速冲断结束,该区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以发育滨浅湖相细粒沉积物为主,表现为弱挤压的陆内压陷盆地的特征。中晚三叠世,由于持续湖侵,沉积盆地范围进一步扩大,北天山被削高补低,准南乃至整个准噶尔盆地进入统一的内陆湖泊演化阶段,整体上以滨浅湖相—半深湖相沉积为主,表现出陆内坳陷盆地的特征。综合上述原型盆地性质和沉积环境分析,可将准南二叠纪—三叠纪构造-沉积演化划分为4个阶段:晚石炭世—中二叠世为后碰撞伸展阶段,晚二叠世为北天山挤压冲断阶段,早三叠世为弱挤压压陷和削高补低阶段,中晚三叠世为稳定拗陷和准平原化阶段。
|
|
|
|
1 |
;准噶尔盆地南缘成为西部勘探热点[J];石油学报;2002年05期 |
2 |
;准噶尔盆地南缘“城墙”砾岩[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8年01期 |
3 |
李溪滨;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获重大突破的深远意义[J];新疆石油地质;2000年06期 |
4 |
郑新倩;郑新军;李彦;;准噶尔盆地南缘降水脉冲量级分布及其变化规律[J];干旱区研究;2012年03期 |
5 |
苗雨雁;古森林·地下火·古河流——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红沟地区地质考察[J];大自然;2004年05期 |
6 |
吴盘芳;王鼎丰;;北疆冬季增雪试验的天气条件分析[J];新疆气象;1987年10期 |
7 |
郑维;黄慰军;;准噶尔盆地南缘冬小麦大面积严重冻害预报方法再研究[J];新疆气象;1988年08期 |
8 |
李忠权,陈更生,张寿庭;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拉张伸展动力学环境的探讨[J];高校地质学报;1998年01期 |
9 |
耿英英;刘章月;吴亚平;;准噶尔盆地南缘硫磺沟矿化带含矿岩石学及后生蚀变特征研究[J];矿物学报;2013年S2期 |
10 |
王敏;;准噶尔盆地南缘气测解释方法探讨[J];录井技术;2000年04期 |
11 |
罗晓容,肖立新,李学义,张立强,曾治平,王兆明;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异常压力分布及影响因素[J];地球科学;2004年04期 |
12 |
方世虎,郭召杰,宋岩,吴朝东,张志诚,王美娜,范瑞东;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纪沉积相演化与盆地格局[J];古地理学报;2005年03期 |
13 |
许海涛;景海璐;阿依努尔;常庆龙;;准噶尔盆地南缘复杂构造变速成图方法及效果分析[J];特种油气藏;2012年02期 |
14 |
范光华,李建新;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源探讨[J];新疆石油地质;1985年04期 |
15 |
况军,贾希玉,俞正国,杨雁至;准噶尔盆地南缘深浅层构造特征分析[J];新疆石油地质;1989年01期 |
16 |
李溪滨;准噶尔盆地南缘勘探的重大突破──呼2井喷出高产油气流[J];新疆石油地质;1996年03期 |
17 |
李学义;王兵;陈杨;;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断褶带断裂模式和控油作用[J];新疆石油地质;2006年03期 |
18 |
周锋;;准噶尔盆地南缘断裂与褶皱体系研究[J];中国西部油气地质;2006年03期 |
19 |
戚鹤年;塑膜覆盖植棉效果好[J];气象;1982年10期 |
20 |
张恺;关于开展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勘探的几点看法[J];新疆石油地质;198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