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斜拉索振动测量与神经网络技术的斜拉桥损伤位置识别方法
【摘要】:以香港汲水门大桥为背景,探讨了斜拉索张力指标和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对桥面结构损伤的定位或分类方法。基于高精度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BP网络,模拟了12种可能的损伤情况的定位。以不同损伤程度下斜拉索张力指标作为神经网络的训练与测试输入,由神经网络的输出来指示损伤位置。该方法的突出优点是只用到少量斜拉索的局部模态的基频,就能获得较好的识别结果。而对少量斜拉索的局部模态的基频测量要比其它面向损伤检测的测量容易得多。另外,该方法可十分方便地推广应用于悬索桥的桥面损伤定位。因此,该方法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
|
|
|
1 |
王文静,刘志明,缪龙秀;基于实验模态的结构应变模态分析[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
2 |
黄聪明,陈湘秀;小生境遗传算法的改进[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8期 |
3 |
张东利,李霆,孙锡龙;利用固有频率特征量诊断混凝土结构损伤位置[J];测试技术学报;2003年03期 |
4 |
刘洋,田石柱;基于随机子空间的结构参数识别及振动台试验验证[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2期 |
5 |
陈理渊;黄进;;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电机转子断条故障诊断[J];电工技术学报;2006年08期 |
6 |
汪晓虹,周传荣,徐庆华;结构分析模型的修正与振型扩充技术[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
7 |
李兆霞,李爱群,陈鸿天,郭力,周太全;大跨桥梁结构以健康监测和状态评估为目标的有限元模拟[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
8 |
丁幼亮,李爱群,韩晓林;基于小波包分析的结构实时损伤报警数值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
9 |
姚志远,汪凤泉,刘艳;工程结构模态的连续型随机子空间分解识别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10 |
丁幼亮,李爱群,缪长青;大跨桥梁结构损伤预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