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升温-加载途径下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受力性能的试验及分析研究
【摘要】:本文对12根三面加温(800(50(C)的钢筋混凝土压弯试件进行了不同升温-加载途径的试验,研究了先升温后加载(T-N途径)与先加载后升温(N-T途径)两种途径下试件耐火性能的差别。在理论分析上,通过增量法非线性分析程序计算了试件截面的温度曲率、荷载-曲率关系及其极限耐火能力等,并由试验数据所验证。
|
|
|
|
1 |
时旭东,过镇海;高温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受力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0年01期 |
2 |
时旭东,过镇海;高温下钢筋混凝土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0年06期 |
3 |
姚天玮;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物安全评估方法之比较研究[J];混凝土;2004年02期 |
4 |
余志武,丁发兴,罗建平;高温后不同类型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05期 |
5 |
阮东丰;;高温下及高温后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评述[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
6 |
徐彧,徐志胜,朱玛;高温作用后混凝土强度与变形试验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
7 |
丁发兴;余志武;;恒高温下混凝土及钢管混凝土受压力学性能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
8 |
颜军;尚守平;聂旭;;高性能复合砂浆高温后的抗压强度试验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
9 |
郭进军,宋玉普,张雷顺;混凝土高温后进行粘结劈拉强度试验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
10 |
覃丽坤,宋玉普,张众,于长江;高温后双轴压混凝土强度和变形性能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
|
|
|
|
|
1 |
胡克旭,朱伯龙;结构受火灾作用的全过程分析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6年01期 |
2 |
马忠诚,吴波,欧进萍;全盛期隔间内火灾温度发展模型及其应用[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
3 |
李卫,过镇海;高温下砼的强度和变形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1993年01期 |
4 |
胡海涛,董毓利;高温时高强混凝土瞬态热应变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2年04期 |
5 |
刘利先,吕龙,刘铮,王海莹;高温下及高温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J];建筑科学;2005年03期 |
6 |
陆洲导,朱伯龙,姚亚雄;钢筋混凝土框架火灾反应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1995年06期 |
7 |
吴波,袁杰,王光远;高温后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0年02期 |
8 |
胡海涛,董毓利;高温时高强混凝土强度和变形的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2年06期 |
9 |
杨建平,时旭东,过镇海;高温下钢筋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的简化计算[J];工业建筑;2002年03期 |
10 |
陈礼刚,李晓东,董毓利;钢筋混凝土三跨连续板边跨受火性能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