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雍兮;曹存根;张利平;亓海全;雍岐龙;;20CrMnTi钢钛、氮含量的计算机优化设计及其应用[J];机械工程材料;2010年12期 |
2 |
王连生;孙毅;;汽车用低合金钢的现状与发展[J];黑龙江冶金;2004年01期 |
3 |
周新龙;陈伟庆;叶飞;刘振清;;低碳微合金化含硼冷镦钢的冲击性能[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9期 |
4 |
朱自成,黄其慰,宣卫芳,沈宝莲;微合金化锻造用非调质钢的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86年09期 |
5 |
浦绍康;;钢中的杂质元素与微合金化[J];钢铁研究;1990年02期 |
6 |
李慕勤;马臣;邵德春;林万生;;喷焊层中RE的微合金化作用[J];焊接学报;1992年03期 |
7 |
李岩;董秀文;;大型球罐用低碳针状铁素体钢成分组织性能的研究[J];钢铁;2005年12期 |
8 |
张建;朱兆顺;;稀土在钢中的应用[J];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08年05期 |
9 |
江锋;周小平;胡心彬;;新型热作模具钢HG1的回火稳定性研究[J];热处理;2009年02期 |
10 |
林舒;江来珠;张柯;张志霞;戎咏华;;Ti和Nb对18Cr-2Mo铁素体不锈钢韧脆转变温度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
11 |
仝丽珍;赵修领;王健;;英标BS460 Φ50mm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的开发[J];莱钢科技;2007年04期 |
12 |
袁新生,王杰君,谷臣清,吴利生;10Cr4Ni4Mo4V钢高温性能的试验分析[J];轴承;1993年06期 |
13 |
秦连祥;徐佩琪;叶舜发;;微合金化和控轧参数对00Cr19N-11钢力学性能的影响[J];上海金属;1993年05期 |
14 |
马捷,孙方策,陈木兰,金言宜;微合金化元素对低合金铸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铸造;1997年01期 |
15 |
朱元右,顾军;高锰钢微合金化的研究[J];江苏冶金;2002年06期 |
16 |
胡心彬,李麟,吴晓春;铌微合金化在特殊钢中的应用[J];金属热处理;2003年06期 |
17 |
完卫国,王莹,吴结才;钒氮微合金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综述[J];江西冶金;2004年05期 |
18 |
齐新华,王利国,关绍康,张春香,石广新;Ca、Si复合合金化对AM60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4年08期 |
19 |
孙凌云,柯晓涛,蒋业华;钒氮合金的应用及展望[J];四川冶金;2005年04期 |
20 |
孙文儒;宋洪伟;郭守仁;胡壮麒;;磷、硼微合金化——一种发展高性能变形高温合金的新途径[J];中国基础科学;2005年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