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测定磺胺类药物
【摘要】:以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为表面活性剂,用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分离了6种磺胺类药物;并对缓冲溶液pH值、表面活性剂浓度对分离的影响作了考察。应用外标法对磺胺类药物复方新诺明和小儿胺的主要成分分别进行了定量测定,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磺胺脒、磺胺二甲嘧啶的测量精度分别为(以其对标准偏差表示):1.13%、0.1%、0.3%0.27%。检出限分别为1.23X10-3mg/mL、1.50X10-3mg/mL、1.84X10-3mg/mL、2.50X10-3mg/mL。
|
|
|
|
1 |
林锦蓉;;色层分离-溴邻苯三酚红-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光度法测定纯铁及钢中微量钼[J];分析化学;1980年04期 |
2 |
林锦蓉;;色层分离-溴邻苯三酚红-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光度法测定纯铁及钢中微量钨[J];分析化学;1981年04期 |
3 |
岱宏文;郭玉兰;;邻苯二酚紫-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分光光度法测定金属镉中锡[J];分析试验室;1982年01期 |
4 |
竺安,傅小芸,吕建德,郑平;一种新型的色谱法——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J];色谱;1989年04期 |
5 |
赵毅,傅承光;金属-2-(5-溴-呲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螯合体系的高效液相色谱研究[J];科学通报;1990年03期 |
6 |
徐秀珠;楼青;傅小芸;吕建德;;多环芳烃的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J];浙江化工;1991年02期 |
7 |
傅小芸,吕建德,夏红雷;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对复方药物有效成分的定量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1992年02期 |
8 |
王木林,董向英;钍-对马尿酸偶氮氯膦-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体系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1期 |
9 |
吴和舟,郑肇生,丁春令,曾志聪;用锰(Ⅱ)-氨三乙酸-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高碘酸钾-灿烂甲酚蓝体系催化光度法测定锰[J];分析化学;1996年09期 |
10 |
张淑云,王宝萍,伍力云;锑(Ⅲ)-2-(3,5-二溴-2-吡啶偶氮)-5-二乙胺基酚-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的络合物吸附波[J];分析化学;1996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