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对稻谷的致病性
【摘要】:分离自稻谷的成团泛菌 (Pantoea agglomerans)菌株的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 ,所有成团泛菌菌株对稻谷都有一定的致病力 ,但强弱差异明显 ,其中 FDQ1、FDSN4、XD2、XSH4菌株较强 ,XD2最强 .成团泛菌影响稻谷的灌浆与发育 ,水稻对该菌的易感期为孕穗期到抽穗初期 ,症状表现为抽穗迟、(半 )包穗、白穗、稻粒变色、秕谷率高等 ;该菌还影响稻种的萌发 ,表现为胚芽与胚根的伸长受到抑制 ,容易造成死苗 .成团泛菌对稻谷的污染部位主要集中在内、外颖组织上 .要使该菌保持较强致病力 ,菌液接种菌量应不低于 1 0 8CFU·m L- 1 .
|
|
|
|
1 |
谢思惠;李宪利;高东升;向勤锃;孙仲序;;核果类果树流胶病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
2 |
王海梅;;影响植物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因素浅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17期 |
3 |
刘世骐;核桃溃疡病的研究[J];安徽农学院学报;1986年02期 |
4 |
黄勃,李春如,王四宝,樊美珍,李增智;大别山区三种白僵菌的分离和鉴定[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
5 |
王维霞,郝艳宾,王克建,齐建勋,吴春林;核桃生产中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J];农业新技术;2005年03期 |
6 |
宋加录,张玉芹;天水核桃常见病害的防治[J];中国林副特产;2005年03期 |
7 |
吴文平,张志铭;炭疽菌属(Colletorichum Cda)分类学研究Ⅳ种的划分特征及评价[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
8 |
陆小萏,邹为民,谭爱萍,梁爱玲;锦鲤摩氏摩根氏菌的鉴定及致病性研究[J];淡水渔业;2005年02期 |
9 |
胡方平;Forster RL;Young JM;;鉴别丁香假单胞菌丁香致病变种和豌豆致病变种的 DNA 探针的制备[J];福建农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
10 |
胡开辉,陈体强,黄志龙;食用菌细菌性病害[J];福建农业科技;2000年03期 |
|
|
|
|
|
1 |
李艳琴,申泉,赵春贵,李新锋,赵立平;植病生防菌成团泛菌电击转化条件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00年04期 |
2 |
赵立平,张丽,李艳琴,申泉,肖虹;利用RK2的parDE片段提高重组质粒在生防菌成团泛菌中的稳定性[J];中国生物防治;1999年02期 |
3 |
叶大华;;草皮灰拌稻种 提高催芽质量[J];农业科技通讯;1980年01期 |
4 |
罗军;李小林;胡强;罗红;卢义宣;番兴明;涂建;王增明;保自乔;李明先;黄德权;;水稻良种“穗系标准化繁育”关键技术的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6年04期 |
5 |
石礼娟;文友先;景秀;;基于蚁群算法的稻种轮廓自适应提取方法[J];农业机械学报;2010年02期 |
6 |
黄荣文,董明光;云南铁杉干燥过程中变色的控制[J];木材工业;2002年02期 |
7 |
黄费元,彭绍裘,刘二明,肖放华;持久抗瘟性稻种鉴定与评价方法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3年02期 |
8 |
苗平,包宏,李崇富;泡桐木材变色的物理化学因素[J];林业科技开发;2003年04期 |
9 |
谢新港;石礼娟;;基于分形理论的稻种特征提取方法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9年11期 |
10 |
;金鱼怎样养更漂亮[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0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