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l-Al30絮凝剂研究现状和展望
【摘要】:具30个铝原子的Al30是继Al13之后新发现的一种高铝聚合形态,与Al13类似,具Keggin结构,也被认为是聚合氯化铝(PACl)中的新型优势混凝形态。文章从PACl发展的视角,对Al30形态的合成、鉴定以及混凝作用进行了综述,并就高Al30的合成、新型Al30复合硅絮凝剂的开发以及其表征和混凝机理研究等三个方面作出了有关展望。
|
|
|
|
1 |
骆丽君;聚合硫酸铝铁和PAM复合混凝剂处理造纸废水的研究[J];安徽化工;2005年03期 |
2 |
尹承龙,许韵华,赵海英;酸化剂对硅酸聚合胶凝影响的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
3 |
刘迎祥,田学芳,张向京,刘玉敏;聚合硅酸铁处理含砷废水的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2003年12期 |
4 |
俞尚清,傅天杭,潘志彦;用粉煤灰制取聚硅酸氯化铝铁絮凝剂的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3年05期 |
5 |
王汉道,李崇林,沙育定,容艳筠;自制聚合硫酸铁处理高色度印染废水的实验研究[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
6 |
计建洪;正交法混凝处理阳离子染料废水的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05年01期 |
7 |
高宝玉;魏锦程;王燕;岳钦艳;;聚合铁复合絮凝剂处理地表水的性能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6年07期 |
8 |
陈威;朱雷;梁华杰;;强化混凝法去除微污染原水有机物的研究与发展[J];国外建材科技;2005年06期 |
9 |
谢娟;;复合絮凝剂聚硅酸铝铁的制备及应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09期 |
10 |
孙剑辉,徐毅;聚硅酸盐类絮凝剂的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00年03期 |
|
|
|
|
|
1 |
陈朝阳;栾兆坤;范彬;张忠国;李燕中;贾智萍;;水解聚合铝阳离子Al_(13)和Al_(30)的~(27)Al核磁共振定量研究[J];分析化学;2006年01期 |
2 |
王趁义,张彩华,毕树平,张振超,杨伟华;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光度法测定聚合铝溶液中Al_a,Al_b和Al_c三种铝形态的时间界限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年02期 |
3 |
金鹏康,王晓昌;腐殖酸絮凝体的形态学特征和混凝化学条件[J];环境科学学报;2001年S1期 |
4 |
王晓昌,金鹏康,周兰;水中天然有机物混凝过程的光学在线监测及控制[J];环境科学学报;2002年01期 |
5 |
高迎新,杨敏,王东升,张昱;Fenton反应中水解Fe(Ⅲ)的形态分布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2年05期 |
6 |
王东升;刘海龙;晏明全;余剑锋;汤鸿霄;;强化混凝与优化混凝:必要性、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J];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
7 |
曲久辉;水中天然有机大分子对混凝影响的电动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1997年02期 |
8 |
汤鸿霄;羟基聚合氯化铝的絮凝形态学[J];环境科学学报;1998年01期 |
9 |
邓民,宋莹;混凝沉降法处理城市污水中有机物迁移转化的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
10 |
霍宇凝,王静华,袁虹,薛莉,顾晓蔚;阳离子型PAM/PAC复合絮凝剂对活性染料废水的脱色作用[J];精细化工;2005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