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长明,曹静明,傅秀林;光敏核不育水稻在寒冷稻作区的育性转换特性及开花习性[J];中国水稻科学;1993年02期 |
2 |
吴长明;曹静明;付秀林;张学军;;杂交粳稻选育研究——Ⅱ.光敏核不育水稻的研究现状及其在寒冷稻作区的利用价值和途径刍议[J];吉林农业科学;1992年03期 |
3 |
江树业,陈启锋,方宣钧;光敏核不育籼稻 Hs-1 可育和不育幼穗 cDNA 文库的构建[J];高技术通讯;1998年10期 |
4 |
何森兴;;湖北省光周期敏感 核不育水稻育性观察[J];种子世界;1986年08期 |
5 |
吴文瑜,肖翊华;短日照在光敏核不育水稻幼穗发育中的作用探讨[J];杂交水稻;1990年06期 |
6 |
陈松彪;我国光敏核不育水稻研究进展[J];福建稻麦科技;1998年04期 |
7 |
贺浩华;光敏核不育水稻二个光周期差异性的初步研究[J];江西农业科技;1991年04期 |
8 |
房志勇;唐保军;杨桂友;;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在郑州的育性转换期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1991年01期 |
9 |
王伟,童哲,匡廷云;光敏核不育水稻和对照品种黄化苗中光敏色素A的免疫印迹检测(英文)[J];中国水稻科学;1997年04期 |
10 |
童哲;;光敏核不育水稻的育性调节[J];生命世界;1991年05期 |
11 |
邹礼平,张端品,林兴华,谢岳峰,李泽炳;光敏核不育水稻花药培养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5年05期 |
12 |
朱根发,余毓君;光敏核不育水稻(31301s)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成株[J];作物学报;1995年03期 |
13 |
王台,童哲,匡廷云,汤佩松;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 41 kD蛋白质的N-端序列分析[J];Acta Botanica Sinica;1997年10期 |
14 |
赵玉辉;田惠桥;;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精细胞的分离[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年01期 |
15 |
陈宏光;王永锐;;~(14)C-同化物在农垦58A水稻小孢子的分配与花粉败育[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89年05期 |
16 |
曾汉来,张自国,元生朝,李玉珍,张端品;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温度敏感期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3年05期 |
17 |
许建新,王道龙,张泽生,程融;外源化学物质影响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1993年02期 |
18 |
肖国樱,舒理慧;光敏核不育水稻花药培养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1990年06期 |
19 |
卢开阳,元生朝,张自国;光照长度对不同类型光敏核不育水稻生育期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
20 |
华泽田;迟克生;杨振玉;;两系法亚种间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利用[J];辽宁农业科学;1993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