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名山滑坡稳定性的计算分析
【摘要】:三峡大坝建成蓄水后 ,无疑将导致部分古滑体的复活和新滑体的产生 ,对三峡库区的城镇建设、交通安全等造成一定影响。针对三峡库区的实际情况 ,以重庆市丰都县名山滑坡为例 ,具体考虑了旱季 (天然状态 )、雨季 (暴雨或长期降雨状态 )、旱季 + 175m库水位、雨季 + 175m库水位、旱季 +地震、雨季 +地震、旱季 + 175m库水位 +地震、雨季 + 175m库水位 +地震、旱季 +库水位由 175m下降至 14 5m、雨季 +库水位由 175m下降至 14 5m等 10种计算工况 ,并给出了相应的作用荷载体系 ,提出了相应评价库岸滑体稳定性分析计算方法。
|
|
|
|
1 |
丁仁杰,汪成民,胡正华,朱荣禄;试论长江三峡库区地震、地质灾害及其监测、预报与防治[J];自然灾害学报;2001年03期 |
2 |
刘忠玉,马崇武,苗天德,慕青松;高速滑坡远程预测的块体运动模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年06期 |
3 |
金仁祥,刘汉超;重庆市麻柳嘴滑坡复活机制探讨[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1年04期 |
4 |
白世彪,闾国年,盛业华,杨一鹏;基于GIS的长江三峡库区滑坡影响因子分析[J];山地学报;2005年01期 |
5 |
邓清禄,王学平;长江三峡库区滑坡与构造活动的关系[J];工程地质学报;2000年02期 |
6 |
胡新丽,唐辉明,陈建平;高速公路顺层路堑边坡优化设计方法[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
7 |
崔学慧,王新民;山体滑坡致灾因子的定量评价[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
8 |
莫伟伟;徐平;丁秀丽;;库水位涨落对滑坡稳定性影响研究进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
9 |
胡晓猛;陈村水库坝址附近的岸坡稳定性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6期 |
10 |
王瑞江,吴树仁,胡道功,石玲;滑坡稳定性三维数值模拟分析[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
|
|
|
|
|
1 |
何平;重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与防治对策探讨[J];重庆建筑;2003年01期 |
2 |
朱冬林,任光明,聂德新,葛修润;库水位变化下对水库滑坡稳定性影响的预测[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2年03期 |
3 |
许英姿,唐辉明;格构锚固措施及其在滑坡防治中的应用[J];地质科技情报;2001年02期 |
4 |
许英姿,唐辉明;滑坡治理中格构锚固结构的解析解分析[J];地质科技情报;2002年03期 |
5 |
莫慧峰;水工钢闸门可靠度分析[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2年05期 |
6 |
汪汉生,赵丰功;边坡稳定计算中的可靠度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3年01期 |
7 |
高大水,徐年丰,陈传尧;虚力函数法在滑坡设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0年03期 |
8 |
张英,齐欢,王小平;新滩滑坡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方法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2年04期 |
9 |
汪华斌,徐瑞春;BP神经网络在鱼洞河滑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2年04期 |
10 |
刘杰,王媛;岩体流变参数反演的加速遗传算法[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2001年06期 |
|
|
|
|
|
1 |
乔建平;不稳定斜坡危险度的判别[J];山地学报;1991年02期 |
2 |
乔建平,张小刚,林立相;长江上游滑坡危险度区划[J];水土保持学报;1994年01期 |
3 |
徐刚;灾害地貌危险度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5年01期 |
4 |
何满潮,姚爱军,鹿粗,武雄,姜衍祥,王旭春,张晗;边坡岩体水力学作用的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8年06期 |
5 |
任光明,李树森,聂德新,左三胜;顺层坡滑坡形成机制的物理模拟及力学分析[J];山地学报;1998年03期 |
6 |
范文,毛彦龙,李萍,毛新虎;杨山末站滑坡稳定性研究及治理措施[J];西北地质科学;1999年01期 |
|
|
|
|
|
1 |
徐金明,段光贤;上海市地震滑坡的预测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0年01期 |
2 |
唐治诚,全永明,彭华明;四川省云阳县自然灾害概述[J];山地学报;1993年02期 |
3 |
李新生;构造因素与滑坡[J];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93年S2期 |
4 |
梅荣生;滑坡剧滑时间预测模型建模方法[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3年04期 |
5 |
汪林兵;芜湖电厂“89”滑坡治理[J];电力勘测;1994年04期 |
6 |
黄永林,张雪亮,罗国煜,苏顺昌,业成之;严子坪古滑坡的复活进程与稳定性[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1994年01期 |
7 |
屈儒敏,时南翔;贵州地区的滑坡地质灾害及防治初步研究[J];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1期 |
8 |
夏元友;滑坡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及其应用[J];自然灾害学报;1995年01期 |
9 |
孙井华,冯其斌;低山高植被区泥石流的成因及防治[J];东北水利水电;1996年11期 |
10 |
聂林妹,孙志恒;边坡滑动的试验研究及模型滑动破坏的定时预报[J];河北水利水电技术;199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