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成斌;孟雪莲;马溪平;张利红;;光合细菌分离方法的优化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
2 |
李砚;林野;;膜过滤器培养物的厌氧培养改善了娱乐水域中粪便大肠菌类的检测[J];微生物学杂志;1986年02期 |
3 |
王晨飞;王凤寰;田平芳;谭天伟;;丙酸梭菌简易培养及电转化方法[J];生物加工过程;2010年05期 |
4 |
张丽新;曲东;易维洁;;温度及AQDS对氧化铁微生物还原过程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
5 |
刘泽虎;李岷;刘维达;;氨基酸对白念珠菌形态学影响的研究[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9年02期 |
6 |
陈秦;赵佳佳;曲东;朱超;;渤海沉积物中微生物铁还原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探讨[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6期 |
7 |
孔健,马桂荣,吴襟;双歧杆菌培养和保藏条件的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5年03期 |
8 |
王英珍,黄金海,白朋勋,鄢明华,张健,李秀丽,赵向华;不同培养方法对成鸡盲肠内容物细菌生长的影响[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1年01期 |
9 |
诸小侬,汪若峰,孙瑞鹏,夏文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分离方法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1980年03期 |
10 |
李忠元,张旭帆,张秀琴,刘秉阳;两种厌氧培养法对人粪中某些厌氧菌分离结果的比较[J];微生物学通报;1985年01期 |
11 |
邓伟民;刘惠敏;;活性干酵母细胞构造的研究[J];微生物学报;1988年02期 |
12 |
;信息报道[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1年02期 |
13 |
孙德刚,马晟利,吴双燕,董波,陈艳红,史滨伟;健康青少年口腔优势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5年04期 |
14 |
耒匡逮,董国宾;厌氧菌的两种简易培养方法——铁丝圈厌氧法与催化剂厌氧法[J];微生物学通报;1983年02期 |
15 |
陈聪敏;厌氧培养法研究的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1984年05期 |
16 |
曾毅;纪志武;王培中;谭慧珍;韦继能;伊藤洋平;;厌氧杆菌培养液对人类淋巴母细胞Raji细胞和P_3HR-l细胞中的EB病毒抗原的诱导作用[J];广西医学;1986年02期 |
17 |
魏涛;汪宝平;陈慧珠;吕慧贤;王莉冰;孙靖;钟品仁;;悉生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的研究——Ⅰ.肠道厌氧菌群的分离和鉴定[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3年01期 |
18 |
王金良;;鉴别B族链球菌的选择性培养基[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1983年04期 |
19 |
杜银忠;;大肠杆菌菌毛类型检测及表达因素的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6年08期 |
20 |
乐华爱;金石沄;程光胜;赵玉峰;王大耜;方心芳;;丙酸杆菌属中的一个新种[J];微生物学报;1987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