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郡明;梁醒财;罗佑珍;;萤火虫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
2 |
修立辉;梁醒财;;发光蚯蚓的发光体系研究进展[J];四川动物;2007年01期 |
3 |
王磊;;发光的秘密:生物荧光新技术[J];中国报道;2011年05期 |
4 |
钟卫鸿,陈建孟,陈伟,路争,宋艳绒;珊瑚和海葵来源红荧光蛋白的研究和应用[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年05期 |
5 |
魏映辉,吴秀丽,万敏,于永利,王丽颖;共表达红光荧光蛋白及发夹RNA载体的构建及鉴定[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2期 |
6 |
段小军,周跃,杨柳,何天佐,戴刚,陈光兴,李忠;应用荧光蛋白标记技术对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监测[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年02期 |
7 |
段小军,杨柳,周跃,唐康来,陈光兴,董世武;不同荧光蛋白标记技术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年07期 |
8 |
;发光灯笼树[J];生命世界;2008年05期 |
9 |
王伟,刘祥林,李久蒂;绿色荧光蛋白的发光机制[J];生命的化学;1999年06期 |
10 |
程远雄,钟南山;重组白细胞介素10-pEGFP-N2质粒构建及表达[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
11 |
徐飞虎,龚兴国;绿色荧光蛋白应用研究进展[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2年06期 |
12 |
吴春利,刘洁生,杨维东;绿色荧光蛋白及其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2年04期 |
13 |
马雄华;韩颖超;李世普;;生物标记用发光材料研究现状[J];河南化工;2006年05期 |
14 |
刘志锋,姜勇;报告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J];生理科学进展;2002年04期 |
15 |
张明,潘仁瑞,余增亮,吴龙飞;利用荧光蛋白对大肠杆菌蛋白质Tat转运系统的研究[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2003年08期 |
16 |
刘敏胜;韩冰;邢新会;;荧光蛋白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
17 |
刘阳子;倪士银;倪士峰;侯恩太;骆蓉芳;赵桂仿;;生物发光研究及其应用进展[J];西北药学杂志;2009年03期 |
18 |
王茂元;张平;邹芝英;李大宇;杨弘;;尼罗罗非鱼绿色荧光蛋白/GH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NIH293T细胞中的表达[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07期 |
19 |
马雄华;韩颖超;李世普;;生物标记用发光材料研究现状[J];化工中间体;2006年08期 |
20 |
王强;张国增;;植物细胞Ca~(2+)荧光蛋白指示剂研究进展[J];西北植物学报;2010年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