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3年山西洪洞8级地震高烈度区内地震活动特征及其物理意义
【摘要】:定量处理了 130 3年山西洪洞 8级地震Ⅶ度范围内中小地震活动图象 ,根据其空间分布特征划分为 6个密集区 .在每一密集区内分析了 1970年以来ML2以上地震的时间分布特征 ,并结合密集区内历史地震情况 ,将地震活动分为 3种类型 .定性讨论了局部地壳介质状态与地震的关系 ,并解释了地震活动 3种类型的形成机制 ;提出了强震重复有限性的问题 ;探讨了山西地震带中长期尺度地震危险性和地震灾害多样性等问题 .
|
|
|
|
1 |
傅征祥!中国北京100036,刘杰!中国北京100036,刘桂萍!中国北京100036;张家口-蓬莱断裂带的中长期强地震危险性研究[J];中国地震;2000年04期 |
2 |
刘东旺,沈小七,李敏莉,闫素萍,刘泽民;华北地震区地震活动特征及其危险性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4年03期 |
3 |
焦远碧,丁鉴海;中等地震活动增强作为强震标志的研究[J];地震;2000年02期 |
4 |
王健,吴宣;中国大陆东部地区地震活动图像及其含义[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3年06期 |
5 |
王健!中国北京100081;地震活动性图象处理的网格点密集值计算方法[J];地震学报;2001年03期 |
6 |
刘蒲雄,郑大林,车时,潘怀文,刘桂萍,杨立明;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异常及其思考[J];地震学报;2003年02期 |
7 |
王健;;渤海海域历史地震和海啸[J];地震学报;2007年05期 |
8 |
苏有锦,李永莉,李忠华,易桂喜,刘丽芳;川滇地区区域地震目录完整性最小震级分析[J];地震研究;2003年S1期 |
9 |
周明辉,许延军,赵成文;金昌无线遥测地震台网监测能力的初步评定[J];高原地震;2004年02期 |
|
|
|
|
|
1 |
张天中,高阿甲,黄蓉良,刘庆芳;震源介质参数的连续监测及其在张北地震前的变化[J];地震;2000年S1期 |
2 |
陈培善,卓钰如,金严,王志刚,黄伟琼,李文香,胡荣胜;唐山地震前后京津唐张地区的应力场[J];地球物理学报;1978年01期 |
3 |
周仕勇,许忠淮,陈晓非;伽师强震群震源特征及震源机制力学成因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01年05期 |
4 |
范俊喜,马瑾,刁桂苓;由小震震源机制解得到的鄂尔多斯周边构造应力场[J];地震地质;2003年01期 |
5 |
华祥文;唐山强震前后北京、天津周围地区应力的变化过程[J];地震学报;1980年02期 |
6 |
李钦祖,靳雅敏,于新昌;华北地区强震前的地震活动图象[J];地震学报;1982年04期 |
7 |
许忠淮,阎明,赵仲和;由多个小地震推断的华北地区构造应力场的方向[J];地震学报;1983年03期 |
8 |
丁志峰,曾融生;京津唐地区震源深度分布初探[J];地震学报;1990年03期 |
9 |
阎明;区域小震平均节面解的时空分析[J];地震学报;1991年01期 |
10 |
崔效锋,谢富仁;利用震源机制解对中国西南及邻区进行应力分区的初步研究[J];地震学报;1999年05期 |
|
|
|
|
|
1 |
韩渭宾,席敦礼;炉霍7.9级地震前兆性弱震空区的不同画法——研究前兆空区的不同思路[J];地震;1985年06期 |
2 |
李全林,陈锦标,于渌,郝柏林;b值时空扫描——监视破坏性地震孕育过程的一种手段[J];地球物理学报;1978年02期 |
3 |
马鸿庆;华北地区几次大震前的b值异常变化[J];地球物理学报;1978年02期 |
4 |
黄德瑜,冯浩;强震前大范围地震活动性参数的时空扫描[J];地震学报;1981年03期 |
5 |
陆远忠,沈建文,宋俊高;地震空区与“逼近地震”[J];地震学报;1982年04期 |
6 |
谷继成,魏富胜;论地震活动性的定量化:地震活动度[J];中国地震;1987年S1期 |
7 |
焦远碧,吴开统,杨满栋;我国地震台网监测能力及台网观测条件质量评定[J];中国地震;1990年04期 |
8 |
焦远碧,吴开统,杨满栋;华北地区测震台网的监测能力[J];地震;1986年01期 |
9 |
焦远碧,杨满栋,吴开统;华北地区测震台网的观测精度[J];地震;1988年01期 |
10 |
赵仲和;多重模型地震定位程序及其在北京台网的应用[J];地震学报;1983年02期 |
|
|
|
|
|
1 |
王晓青,高孟潭;中长期地震预测方案综合信度评价的层次分析法[J];中国地震;1995年03期 |
2 |
王晓青,傅征祥;中国大陆近期地震活动性与中长期地震概率预测[J];地震;1997年03期 |
3 |
傅征祥!中国北京100036,粟生平!中国北京100036,王晓青!中国北京100036;地震发生非稳态泊松过程和中长期概率预测研究[J];地震;1998年02期 |
4 |
刘杰!中国北京100036,傅征祥!中国北京100036,孟桂萍!中国河南466000,尚献坤!中国河南466000;地震发生中长期预测中的非稳态泊松模型[J];地震;1998年03期 |
5 |
胡明庆;中长期地震预测系统设计[J];江汉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
6 |
傅征祥!中国北京100036,刘杰!中国北京100036,刘桂萍!中国北京100036;张家口-蓬莱断裂带的中长期强地震危险性研究[J];中国地震;2000年04期 |
7 |
王健!中国北京100081;地震活动性图象处理的网格点密集值计算方法[J];地震学报;2001年03期 |
8 |
王健,张雷;中小地震深度分布特征与中长期前兆机理分析[J];中国地震;2001年03期 |
9 |
丁香,王晓青;基于MapInfo的中长期地震预测动态系统[J];中国地震;2002年01期 |
10 |
傅征祥,刘桂萍;一种正在发展中的中长期地震预测物理方法[J];国际地震动态;2002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