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远震接收函数研究滇西地区的深部结构
【摘要】:滇西地区地处欧亚板块碰撞或俯冲的边界地带 ,曾受到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 ,其地质环境和构造背景十分复杂 ,是我国地震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之一 .本文选用国家、地方和流动数字台网的 16个台站的远震记录 .其中PASSCAL甚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 4个 ,提取有效接收函数近 2 0 0 0条 .两条测线的直线距离分别为 6 5 0km和 4 5 0km ,横切了滇西地区的一些主要构造单元 .研究表明 ,怒江断裂可能是一条具有俯冲性质的缝合线 .川滇菱形块体东西两侧的分界线红河断裂和小江断裂可能是直立的缝合线或碰撞带 .攀西构造带仍具有大陆裂谷的特征 ,即地表凹陷、上地幔隆起 .滇西地区的构造格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造山带与缝合线相间分布 .滇西地区由北向南地壳厚度渐次减薄 ,S波速度整体偏低 .
|
|
|
|
1 |
贺传松,王椿镛,吴庆举;接收函数方法及其新的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3年02期 |
2 |
吴建平,明跃红,王椿镛;云南数字地震台站下方的S波速度结构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1年02期 |
3 |
许卫卫,郑天愉;接收函数方法及研究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2年04期 |
4 |
吴庆举,曾融生;用宽频带远震接收函数研究青藏高原的地壳结构[J];地球物理学报;1998年05期 |
5 |
夏静瑜;杨海燕;胡家富;;用接收函数叠加技术研究滇西上地幔间断面埋深[J];地震研究;2008年03期 |
6 |
胡家富;朱雄关;夏静瑜;陈赟;;利用面波和接收函数联合反演滇西地区壳幔速度结构[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5期 |
7 |
贺传松,王椿镛,吴建平;腾冲火山区S波速度结构接收函数反演[J];地震学报;2004年01期 |
8 |
黄晖;米宁;徐鸣洁;王良书;李华;于大勇;;福建地区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与泊松比[J];高校地质学报;2010年04期 |
9 |
阮爱国;李家彪;郝天姚;吴庆举;胥颐;;石岛地震台远震记录反演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6年02期 |
10 |
林中洋,胡鸿翔,张文彬,章惠芬,何正勤,林真明,邱陶兴;滇西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特征的研究[J];地震学报;1993年04期 |
11 |
张四新,张晓亮,程宏斌;滇西地区现今垂直形变演化特征[J];地震研究;2005年03期 |
12 |
李滔;;滇西地区前兆震群参数的主成分分析[J];地震研究;2007年01期 |
13 |
傅竹武;王苏;刘建华;胥颐;;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瑞丽—龙陵断裂两侧S波速度结构[J];地震研究;2007年03期 |
14 |
傅竹武;刘建华;胥颐;文丽敏;续外芬;马红虎;;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大盈江断裂两侧S波速度结构[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
15 |
傅竹武;徐旌;刘建华;胥颐;续外芬;马红虎;;龙陵地区强震活动的深部背景[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年06期 |
16 |
罗万林,胡正言;滇西地区中酸性侵入岩的平均化学成分[J];岩石矿物学杂志;1983年04期 |
17 |
刘建中;用小震应力降估算滇西地区深部绝对应力值[J];地震研究;1989年03期 |
18 |
上官志冠;滇西地区断层气体成因研究[J];中国地震;1989年02期 |
19 |
朱露培,曾融生,吴大铭,ThomasJ.Owens,GeorgeE.Randall;利用宽频带远震体波波形研究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初步结果[J];地震学报;1992年S1期 |
20 |
胡鸿翔,高世玉;滇西地区地壳浅部基底速度细结构的研究[J];中国地震;1993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