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扶余油田套管变形的几点看法
【摘要】: 我们利用扶余油田的压裂资料,分析了该油田应力场的特点,探讨了油田套管变形的原因。认为该区以水平压应力作用为主。由于高压注水,有效法向应力降低,引起地层间的相对滑动,造成套管变形。主要的套管变形是由于地层沿水平间断面——AB 界面的滑动造成的。通过控制注入压力和注水方式可以降低 AB 界面中的空隙压力,使界面上的法向应力有所恢复,降低套管变形的速率。
1
刘玉琢;梁海庆;刘建中;;我国东北地区新生代构造应力场的时空变化与地震活动 [J];东北地震研究;1989年01期
2
郭杰,刘启芬,高强;对龙羊峡水库发生诱发地震可能性的探讨 [J];地震研究;1993年01期
3
陈天愚,刘殿魁;套损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刘建中,张建英,张吉昌;挠曲度分析在安—潜山油田生产开发中的应用 [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5年06期
5
刘建中,王春耘,刘继民,赵玉武,刘志鹏;用微地震法监测油田生产动态 [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年02期
6
刘建中,周胜民,李自平,王新声;油田套管损坏的压力与压差联合作用机制 [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年02期
7
刘建中;缅甸弧的俯冲作用及川滇断块的地震地质特征 [J];中国地震;1992年01期
8
徐守余,贾若,闫金鹏;坨28断块油水井套管损坏的地质因素分析 [J];石油钻采工艺;2005年03期
9
徐守余,魏建军,温红;油井套管损坏动力学机制研究 [J];石油钻采工艺;2003年03期
10
李文印,郝长生,张惠恩;对红岗油田注水井套管变形趋势的初步分析 [J];石油钻采工艺;1993年05期
1
王理,徐伟,王静爱;中国历史地震活动时空分异 [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2
谭周地,薄景山,张树林;长江三峡工程坝址地震危险性分析 [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89年03期
3
章振铨;;松花江断裂活动特征及伊舒断裂带地震成因机制的初步探讨 [J];东北地震研究;1987年03期
4
万波,钟以章;东北地区的新构造运动特征分析及新构造运动分区 [J];东北地震研究;1997年04期
5
郑广芬,陶夏新;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对烈度衰减的不确定性校正 [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1年02期
6
郑广芬,陶夏新;用人工神经元网络方法建立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3年01期
7
孟宪梁,杜春涛,王瑞,刘士平;1679年三河—平谷大震的地震断裂带 [J];地震;1983年03期
8
李保进,宋登桥;大地震前气象因子的外力作用 [J];地震;1991年01期
9
沈春芳;台湾地区强震成丛性活动初探 [J];地震;2004年03期
10
罗灼礼,王伟君;震级变异系数与地震序列类型、性质的统计物理特征和早期判定方法的研究 [J];地震;2005年04期
1
侯贵廷,钱祥麟,蔡东升;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 [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2
侯贵廷,钱祥麟,宋新民;渤海湾盆地形成机制研究 [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3
张海军,刘星普,王立新,陈继超;监测套管技术状况新技术 [J];测井技术;2004年04期
4
金振奎,邹元荣,由伟丰,蒋春雷;渤海湾盆地北部奥陶纪岩相古地理 [J];沉积学报;2002年01期
5
高小旺,鲍霭斌;地震作用的概率模型及其统计参数 [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5年01期
6
钟启刚,李杨,卢东红;提高水泥环韧性的实验研究 [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7年04期
7
傅征祥,刘桂萍;平行走滑断层相互作用的粘弹模型和减震作用 [J];地震;1999年02期
8
刘积松;濮城油田注水井套管损坏趋势预测 [J];断块油气田;1994年02期
9
刘积松,李学忠,陈继明;高压异常地层套管外挤力研究 [J];断块油气田;1997年04期
10
李学忠,刘积松,董事尔;高压异常地层局部双层组合套管的设计与应用 [J];断块油气田;1997年05期
1
王华林,周翠英,耿杰;中国大陆及邻区地震序列类型的分区特征和震源环境讨论 [J];地震;1997年01期
2
刘威,王玉祥,王兴刚,窦春梅;杏北油田构造特征与油水井套管损坏之间的关系 [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姜民政,李春红,王素玲,朱君;套损井碾压整形修复时修复力的理论计算 [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王立军;吕波;吴锋;邵振军;杨敏;;注水井地层破裂压力预测方法及应用 [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张向林;刘新茹;李健;卢涛;;我国油气开发监测技术进展 [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4期
6
代丽,徐守余;油水井套管损坏的地质因素综合研究 [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5年03期
7
张希,江在森,王双绪,王琪;川滇地区地壳水平运动的弹性块体边界负位错模型与强震地点预测 [J];地震研究;2005年02期
8
齐铁新;刘建中;秦桂林;董峰;;井下裂缝连通技术在安棚碱矿的应用 [J];中国工程科学;2006年07期
9
唐立强,谭英杰,郑贵;泥岩本构方程的研究 [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10
姜民政,李金玲,王素玲,朱君,刘长海;套损井碾压修复时的尖楔单边应力场模型 [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1
申家年;陶冶;路遥;;扶余油田储集层非均质性研究 [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2期
2
; [J];;年期
3
; [J];;年期
4
; [J];;年期
5
; [J];;年期
6
; [J];;年期
7
; [J];;年期
8
; [J];;年期
9
; [J];;年期
10
; [J];;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