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神茶锅”奇观——喜马拉雅地热带考察
【摘要】:正 青藏高原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之间,有一条东西绵延两千多公里的弧形地带.它西起森格藏布河谷,东抵横断山区西缘,分布着中国最强烈的水热活动.由于这一弧形地带处于喜马拉雅山脉以北,又是第三纪以来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产物,所以命名为喜马拉雅地热带.
|
|
|
|
1 |
佟伟,章铭陶;西藏的地热活动特征及其对高原构造模式的控制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1期 |
2 |
佟伟
,张知非
,章铭陶,廖志杰
,由懋正
,朱梅湘
,过帼颖
,刘时彬;喜马拉雅地热带[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8年01期 |
3 |
张天义;邢永强;张璋;赵鸿燕;曹希强;;雅鲁藏布河谷水汽通道效应分析及开发设想[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年01期 |
4 |
魏斯禹,张致和,滕古文,胡忠义;喜马拉雅地热带的活动特征与板块构造[J];地震研究;1983年04期 |
5 |
张知非;;西藏的地热研究[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85年02期 |
6 |
章铭陶;黄石漫笔(上)[J];人与生物圈;1999年02期 |
7 |
章铭陶,张知非;西藏的间歇喷泉及其动态变化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3期 |
8 |
吕玲珑;;沸腾地带[J];教书育人;2007年13期 |
9 |
;穿越喜马拉雅山脉[J];少年科学;2011年Z1期 |
10 |
M.I.Bhat;陆曦初;;喜马拉雅特提斯洋南部被动边缘的演化:模型的推断结果和约束条件[J];海洋石油;1985年06期 |
11 |
; 21世纪科普城[J];黄金时代(男仔女仔);2002年03期 |
12 |
佟伟,张知非,廖志杰,朱梅湘,章铭陶;西藏高原的水热活动和上地壳热状态初探[J];地球物理学报;1982年01期 |
13 |
比尔哈姆
,阮爱国;喜马拉雅地区的地震危险性[J];国际地震动态;2002年05期 |
14 |
张国强;;雪域苍猊——藏獒[J];新一代;2008年10期 |
15 |
顾平;;《大地构造物理学》杂志载文论述喜马拉雅近期地球物理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1981年08期 |
16 |
李娜;;科学家首次绘制喜马拉雅断层与俯冲带完整图像[J];国际地震动态;2010年02期 |
17 |
胡德良;;气候科学是否小题大做?[J];世界科学;2010年04期 |
18 |
赵希涛;喜马拉雅山脉近期上升的探讨[J];地质科学;1975年03期 |
19 |
赵忠琴;张曼丽;;无线电跟踪蓑羽鹤穿越喜马拉雅山脉的特殊迁徙[J];国外林业;1997年02期 |
20 |
谈成龙;;喜马拉雅山脉锡金Subuk-Rishi地区碳酸盐岩和砂岩中的铀矿化[J];世界核地质科学;198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