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狮泉河地区晚侏罗世中性侵入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摘要】:侵位于狮泉河结合带南缘和结合带南侧古生代地层的晚白垩世侵入岩中,解体出一套中性侵入岩,呈岩珠、岩枝状产出,主要岩石类型为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其中石英闪长岩和英云闪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57.3±1.5 Ma(MSWD=0.96)和159.3±3.7 Ma(MSWD=2.30),指示岩浆活动时间为晚侏罗世牛津期。该岩体Si O2含量在59.65%~64.57%之间,K2O为1.95%~2.69%之间,Na2O为1.97%~3.42%,K2O/Na2O在0.74~1.29之间,P2O5为0.085%~0.139%之间,Al2O3为13.63%~15.68%之间,A/CNK为0.89~1.07,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花岗岩。岩石稀土元素总量(∑REE)为107.37×10-6~148.33×10-6,LREE/HREE在6.77~9.67之间,轻重稀土分异程度强,δEu为0.63~0.84,铕略具负异常;在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上,富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而亏损Nb、Ta、Ti和P等高场强元素(HFSE),具有岛弧钙碱性岩浆的地球化学性质。从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该时期岩石显示同源岩浆演化的特征,具有典型I型花岗岩特征,形成于板块俯冲下的岛弧环境。表明狮泉河一带在晚侏罗世已经存在俯冲型花岗岩,研究认为该时期岩浆活动很可能是狮泉河洋盆北缘(北亚带)持续扩张时,向南缘(南亚带)及中冈底斯带北缘俯冲的产物。
|
|
|
|
1 |
杨合群;主要侵入岩谱系图[J];西北地质;2003年02期 |
2 |
王蝶;毕献武;周汀;张文兰;王新松;胥磊落;;金沙江—红河富碱侵入岩磷灰石挥发分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矿物学报;2013年02期 |
3 |
;鲁东地区侵入岩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序列(草案)[J];山东地质;1996年01期 |
4 |
张成基,王世进;山东省侵入岩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序列[J];山东地质;1996年02期 |
5 |
李中明,赵有福,赵晓斌;豫北辉卫淇地区侵入岩就位机制的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04年01期 |
6 |
段春生;;侵入岩的分布与赋存规律的综合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
7 |
张向飞;李佑国;;班公湖蛇绿混杂岩带酸性侵入岩岩石学特征[J];矿物学报;2011年S1期 |
8 |
陈志海;;山区侵入岩地段地基处理方案[J];能源与环境;2013年03期 |
9 |
邢凤鸣;;安徽沿江中生代侵入岩的基本特征[J];安徽地质;1991年01期 |
10 |
王世进;张成基;;山东省侵入岩期次划分及岩石单位代号的厘定[J];山东国土资源;2009年01期 |
11 |
孙斌;邢立亭;;济南泉群附近侵入岩体变化特征研究[J];铜业工程;2011年05期 |
12 |
于福生;吉珍娃;王彦华;;内蒙古乌兰浩特索伦镇地区中生代侵入岩特征研究[J];资源调查与环境;2012年01期 |
13 |
吴惠兰;;上海地区侵入岩的基本特征[J];上海地质;1988年01期 |
14 |
李安石;司春玲;;论辽宁省侵入岩成因[J];中国区域地质;1988年01期 |
15 |
王文斌,李文达,范洪源,董平;长江中下游成矿侵入岩的特征研究[J];火山地质与矿产;1995年02期 |
16 |
谢家莹;火山—侵入岩相类型[J];火山地质与矿产;1996年Z1期 |
17 |
袁忠信,白鸽;中国碱性侵入岩的时空分布和构造特征[J];地质学报;1998年04期 |
18 |
郭友钊,赵国春,孙忠军,董杰;河北省侵入岩成因类型分布与边缘成矿的岩石物理研究[J];物探与化探;2001年05期 |
19 |
王中刚,王元龙,毕华,朱笑青;昆仑山-阿尔金山地区的三条富碱侵入岩带[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2年03期 |
20 |
校佩曦;罗布泊东缘地区侵入岩调查研究新进展[J];西北地质;200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