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冈底斯东段驱龙—甲马地区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
【摘要】:通过年代学的研究,在西藏冈底斯东段驱龙—甲马地区叶巴组火山岩、底日玛矿区的闪长岩、丢嘎地区的花岗岩、象背山矿区和驱龙矿区的含矿花岗斑岩中,获得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54.8±6.8Ma、52.39±0.95Ma、50.8±1.2Ma、14.35±0.49Ma和15.48±0.42Ma。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详细总结该区域的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为:1在新特提斯洋向北俯冲的作用下,形成了叶巴组火山岩,在这个阶段形成了与早—中侏罗世岛弧型中酸性火山岩—浅成岩建造有关的铜、金、银、铅锌矿床成矿亚系列;2在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阶段形成了林子宗组火山岩和大量发育的侵入岩,在这个阶段形成了与古新世—始新世中酸性火山—中浅成岩浆建造有关的铅锌、银、钼、钨、铁矿床成矿亚系列;3在后碰撞伸展的体制下,侵入了大量含矿斑岩体,这个阶段主要形成与中新世中酸性浅成岩浆建造有关的铜、钼、铅锌、钨、金、银矿床成矿亚系列,这是研究区主要的成矿类型。最后认为是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导致了大规模斑岩成矿作用。
|
|
|
|
1 |
朱弟成;潘桂棠;王立全;莫宣学;赵志丹;周长勇;廖忠礼;董国臣;袁四化;;西藏冈底斯带侏罗纪岩浆作用的时空分布及构造环境[J];地质通报;2008年04期 |
2 |
梁华英;喻亨祥;莫济海;曾提;胡光黔;;西藏冈底斯矿带成矿作用及远景分析[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8年03期 |
3 |
孙鸿雁,林品荣,方慧,许德树,杜庆丰,刘崇民;西藏冈底斯东段铜多金属成矿带综合物化探技术有效性试验[J];物探与化探;2004年02期 |
4 |
李光明;王高明;高大发;黄志英;姚鹏;;西藏冈底斯铜矿资源前景与找矿方向[J];矿床地质;2002年S1期 |
5 |
翟庆国,李才,李惠民,王天武;西藏冈底斯中部淡色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通报;2005年04期 |
6 |
彭建华;赵希良;何俊;黄韶春;龚臣;;西藏冈底斯西部地区印支期岩浆岩的发现及其意义[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S2期 |
7 |
孟繁一;赵志丹;朱弟成;张亮亮;管琪;刘敏;于枫;莫宣学;;西藏冈底斯东部门巴地区晚白垩世埃达克质岩的岩石成因[J];岩石学报;2010年07期 |
8 |
徐峰;丁枫;费光春;鲍春辉;蔺吉庆;;西藏冈底斯西段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以西藏措勤县罗仓地区赤马村为例[J];矿物学报;2013年S2期 |
9 |
黄照强;江淼;;西藏冈底斯东段遥感构造解译及成矿靶区圈定[J];地质与勘探;2012年02期 |
10 |
王松产;;西藏冈底斯地区岩浆侵入活动与火山作用的关系[J];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1988年01期 |
11 |
霍艳;温春齐;;西藏冈底斯成矿带铜矿床成矿流体来源分析[J];矿床地质;2010年S1期 |
12 |
李胜荣;邓军;侯增谦;肖润;袁万明;冯效良;赵志丹;申俊峰;周肃;;西藏冈底斯带区域性断裂与金矿床剥蚀程度:Ag/Au比值的启示[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1年S1期 |
13 |
宋昊;张成江;万永文;黄小东;宋世伟;胡涛;郗秋勇;;西藏冈底斯西段重要铁多金属成矿带基于MRAS的靶区圈定及成矿远景预测[J];矿物学报;2011年S1期 |
14 |
孟祥金;侯增谦;叶培盛;杨竹森;李振清;高永丰;;西藏冈底斯银多金属矿化带的基本特征与成矿远景分析[J];矿床地质;2007年02期 |
15 |
郑有业,王保生,樊子珲,张华平;西藏冈底斯东段构造演化及铜金多金属成矿潜力分析[J];地质科技情报;2002年02期 |
16 |
和钟铧,杨德明,郑常青,黄映聪;西藏冈底斯带门巴地区印支期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地质通报;2005年04期 |
17 |
赵珍;胡道功;吴珍汉;陆露;;西藏冈底斯东段南缘桑布加拉辉钼矿Re-Os定年及地质意义[J];地质力学学报;2012年02期 |
18 |
温显德,陈清华;中—新生代西藏冈底斯岛弧演化的节律特征[J];地学前缘;1997年Z2期 |
19 |
李光明,冯孝良,黄志英,高大发;西藏冈底斯构造带中段多岛弧-盆系及其演化[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0年04期 |
20 |
陈炜;马昌前;边秋绢;周仁君;龙桃成;喻水林;陈冬明;屠江海;;西藏冈底斯带中段以东得明顶地区晚白垩世花岗岩类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J];矿物岩石;201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