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县中元古界下马岭组中菱铁矿的发现及其意义
【摘要】:蓟县剖面中元古界下马岭组地层下部黑色岩系中发现丰富的铁质结核,经X射线粉晶衍射、显微镜下观察、能谱分析等方法鉴定,确定铁质结核主要由菱铁矿构成。这些菱铁矿可能具有经济意义。另外,野外和室内研究表明,无论是铁质结核还是黑色岩系本身,都匮乏硫化物。这一发现说明中元古代下马岭期的燕辽海盆水体贫氧、富铁、贫硫,不是硫化的海洋。
|
|
|
|
1 |
宋春青
,张振春;河北下花园地区的下马岭组及其古地理环境[J];地层学杂志;1983年02期 |
2 |
王丽云;罗顺社;张敏;门福信;;河北宽城北杖子地区下马岭组沉积相特征[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9年03期 |
3 |
罗顺社;吕奇奇;尚飞;李琳静;;宣龙坳陷新元古界下马岭组沉积相特征研究[J];断块油气田;2011年01期 |
4 |
王士德;石如璠;方邦德;;下花园地区下马岭组第三段中尖棱褶皱特征及地质意义[J];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
5 |
孙省利,陈践发,刘文汇,张水昌,王大锐;海底热水活动与海相富有机质层形成的关系——以华北新元古界青白口系下马岭组为例[J];地质论评;2003年06期 |
6 |
陈践发,孙省利;华北新元古界下马岭组富有机质层段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初探[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4年02期 |
7 |
张衎;朱祥坤;;蓟县下马岭组菱铁矿的成因及古海洋意义[J];地质学报;2013年09期 |
8 |
张水昌;张宝民;边立曾;金之钧;王大锐;陈践发;;8亿多年前由红藻堆积而成的下马岭组油页岩[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年05期 |
9 |
张衎;朱祥坤;;蓟县下马岭组富菱铁矿地层的基本地质特征[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3年04期 |
10 |
谢柳娟;孙永革;杨中威;陈建平;蒋爱珠;张永东;邓春萍;;华北张家口地区中元古界下马岭组页岩生烃演化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年09期 |
11 |
田永晶;刘岩;钟宁宁;朱雷;王民;;冀北坳陷龙潭沟古油藏下马岭组辉绿岩侵入定量评价[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2年11期 |
12 |
王作栋;梁明亮;郑建京;李晓斌;李中平;钱宇;;华北中—上元古界下马岭组烃源岩分子指纹特征[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3年03期 |
13 |
王立峰;李不惑;;冀西北下马岭组沉积层序分析及生油层[J];岩相古地理;1993年04期 |
14 |
高林志;张传恒;史晓颖;周洪瑞;王自强;;华北青白口系下马岭组凝灰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J];地质通报;2007年03期 |
15 |
方杰,顾连兴,方杰,刘宝泉,郭树之,刘井旺;张家口下花园青白口系下马岭组灰质页岩热模拟实验[J];高校地质学报;2002年03期 |
16 |
边立曾;张水昌;张宝民;王大锐;;河北张家口下花园地区新元古代下马岭组油页岩中的红藻化石[J];微体古生物学报;2005年03期 |
17 |
李怀坤;陆松年;李惠民;孙立新;相振群;耿建珍;周红英;;侵入下马岭组的基性岩床的锆石和斜锆石U-Pb精确定年——对华北中元古界地层划分方案的制约[J];地质通报;2009年10期 |
18 |
乔秀夫,彭阳,高林志;永宁组在地层柱中的位置——一个科学推定[J];现代地质;1999年02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