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外地区油气成藏特征、主控因素及地质评价——以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凸起春光油田为例
【摘要】:在油气近源富集的大背景下,仍有部分油气在远离烃源区被发现。对于这部分油气藏如何进行合理的解释?其与烃源区内油气成藏条件和主控因素有何不同?本文根据油藏(圈闭)—烃源的空间配置和成藏联系,将其分为源内、源边和源外三种类型。与源内相比,源外有其独特的地质条件和成藏机制。源外成藏虽较源内苛刻,但在一定的条件仍然可以局部富集形成大油气田。以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凸起春光油田为实例进行典型解剖,提出生烃凹陷丰富的烃源、高效的输导体系和良好的时空配置关系是其得以源外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源外地区作为一个新的勘探领域,具备很大的拓展潜力和空间。在油气勘探中,应注意源外成藏的可能性,并采取针对性的以输导条件为核心的研究思路开展源外地区的油气勘探评价。
|
|
|
|
1 |
史建南;邹华耀;;准噶尔盆地油气输导体系类型与成藏规律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年03期 |
2 |
姚合法,林承焰,任丽华,许化政,靳秀菊;常压箕状断陷油气成藏机理及运聚模式[J];石油实验地质;2005年01期 |
3 |
向奎;;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下切谷沉积体系及有利勘探方向[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
4 |
王振奇;郑勇;支东明;党玉芳;邢成智;;车排子地区石炭系油气成藏模式[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年02期 |
5 |
史建南;邹华耀;;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隐蔽油气藏成藏机理[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6 |
陈元勇;王振奇;邢成智;曹少芳;贾春明;涂先俊;;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火山岩储集层特征[J];断块油气田;2009年05期 |
7 |
贾春明;支东明;邢成智;党玉芳;;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火山岩储集层特征及控制因素[J];四川地质学报;2009年01期 |
8 |
史建南;郝芳;邹华耀;;琼东南盆地崖13-1高效天然气藏成藏机理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年06期 |
9 |
赵卫军;支东明;徐群洲;贺陆明;董雪梅;;车排子油田地下水特征及勘探领域[J];新疆石油地质;2009年02期 |
10 |
吴疆;洪太元;杨江峰;;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新近系沙湾组古坡折带识别及勘探意义[J];新疆地质;2009年04期 |
11 |
沈扬;李茂榕;;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稀、稠油反序分布成因探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8年01期 |
12 |
吴楠;刘显凤;;油气输导体系研究述评[J];断块油气田;2007年03期 |
13 |
刘震,张善文,赵阳,高先志;东营凹陷南斜坡输导体系发育特征[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年03期 |
14 |
李绪宣,朱光辉;琼东南盆地断裂系统及其油气输导特征[J];中国海上油气;2005年01期 |
15 |
郝雪峰;;陆相断陷盆地沉积相律与油藏类型序列类比分析[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年05期 |
16 |
陈欢庆;朱筱敏;张琴;张喜林;张亚雄;李烨;;输导体系研究进展[J];地质论评;2009年02期 |
17 |
赵阳,刘震,宋书君;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南区通王断裂带下第三系成藏动力及输导体系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2004年06期 |
18 |
李运振;刘震;赵阳;张善文;吕希学;;东营凹陷不同沉积层序的输导体系结构特征[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
19 |
唐鹏程;郭平;杨素云;杜建芬;;煤层气成藏机理研究[J];中国矿业;2009年02期 |
20 |
褚会丽;檀朝东;宋健;;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成藏特征及成藏机理对比[J];中国石油和化工;2010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