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寒武结晶地壳研究的新动向
【摘要】:正在28届国际地质大会的学术报告中,有一个大栏目——“结晶地壳的时间与空间”.其中包括20个专题,与前寒武结晶地壳有关的问题约占1/2.当前国际上对前寒武结晶地壳的研究相当重视,其原因在于:前寒武地壳研究被认为是解决大陆地质最基本的支柱之一,是了解深部地质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当前全球找超大型矿床的主要阵地之一.当前的研究趋向仍然是以元古活动带为重点,并以此为基础与太古地质进行对比.总主题是研究前寒武地壳的生长和大陆的聚合与分解的过程.这次大会的论文反映出对前寒武结晶地壳的研究是全方位的,是具有当代水平的.主要进展有以下几个方面:
|
|
|
|
1 |
J.E.Harrison
,Z.E.Peterman
,钟富道;美国及墨西哥前寒武地质年表的初步方案[J];地质地球化学;1982年06期 |
2 |
孙大中,陆松年;国际前寒武时代划分的现状和趋向[J];中国地质;1983年05期 |
3 |
张志强;新的前寒武地质年代表[J];地球科学进展;1992年02期 |
4 |
张佁声
,王战;从地球演化的波浪性提出一种前寒武时代划分方案[J];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83年01期 |
5 |
P.K.西姆斯
,丁暄;苏必利尔湖地区前寒武构造和矿床[J];地质地球化学;1977年06期 |
6 |
Ю.М.Сололов
,Т.В.Билибена;第一届全苏前寒武矿床成因会议[J];地球与环境;1976年12期 |
7 |
章振根;前寒武含铁建造[J];地球与环境;1976年05期 |
8 |
陈毓蔚
,钟富道
,刘菊英
,毛存孝
,洪文兴;我国北方前寒武岩石铅同位素年龄测定——兼论中国前寒武地质年表[J];地球化学;1981年03期 |
9 |
孙大中,陆松年;中国前寒武系的划分[J];地球学报;1985年00期 |
10 |
孙卫国;前寒武时代划分方案浅析[J];地层学杂志;1990年03期 |
11 |
НК布林,ВД纳里福金,史斗;大型油气藏分布与地壳应力状态的关系[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2年Z2期 |
12 |
;福琼角已被确定为全球前寒武─寒武系界线层型[J];前寒武纪研究进展;1995年02期 |
13 |
曹鉴秋;关于前寒武含铁建造成因的讨论[J];地质地球化学;1977年06期 |
14 |
R.G.Park;陶炳昆;;太古宙大地构造学[J];地质调查与研究;1983年01期 |
15 |
H.K.Pollack;李霞;;太古宙变化的热力学状态[J];世界地质;1991年01期 |
16 |
颜耀阳;;太古宙热体制及板块构造模式[J];地质调查与研究;1993年04期 |
17 |
赵靖,钱祥麟;晋冀内蒙古交界区出露的太古宙下地壳剖面研究的问题和展望[J];地质学报;1998年01期 |
18 |
刘本培;Rodinia泛大陆离散和前寒武寒武纪转折[J];现代地质;1999年02期 |
19 |
N. G. K. Nair;李上森;;印度太古宙的成矿作用[J];地质调查与研究;1980年03期 |
20 |
V.I.KAZANSKY;闻桂芹;;地球早期历史的成矿作用[J];地质调查与研究;198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