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董学斌;王忠民;谭承泽;杨惠心;程立人;周姚秀;;青藏高原古地磁研究新结果[J];地质论评;1991年02期 |
2 |
吴功建,肖序常,李廷栋;揭示青藏高原的隆升——青藏高原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
3 |
董学斌,王忠民,谭承泽,杨惠心,程立人,周烑秀;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古地磁新数据与青藏高原地体演化模式的初步研究[J];地球学报;1990年02期 |
4 |
杨振宇,Jean Besse,孙知明,赵越;印度支那地块第三纪构造滑移与青藏高原岩石圈构造演化[J];地质学报;1998年02期 |
5 |
王永;李德贵;肖序常;迟振卿;闵隆瑞;王军;王彦斌;;西昆仑山前晚新生代构造活动与青藏高原西北缘的隆升[J];中国地质;2006年01期 |
6 |
唐伯雄,吴国华,罗剑寒;红河断裂带上的重力测量[J];地震研究;1990年03期 |
7 |
柴天俊;杨继武;;红河断裂带新构造活动的地质地貌特征[J];云南地质;1992年03期 |
8 |
滕德贞;;中美地震工作者对红河断裂的最新研究[J];云南地质;1983年02期 |
9 |
郑炳华;青藏高原线性构造及其活动特征[J];地震地质;1986年01期 |
10 |
韩键,周硕愚,宋永厚,张荣富;红河断裂带的分段特性及构造网络蕴震观[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1990年02期 |
11 |
董文杰,汤懋苍;青藏高原隆升和夷平过程的数值模型研究[J];中国科学D辑;1997年01期 |
12 |
颜茂都;方小敏;陈诗越;杨胜利;吕连清;李吉均;安芷生;;青藏高原更新世黄土磁化率和磁性地层与高原重大气候变化事件[J];中国科学D辑;2001年S1期 |
13 |
施美凤;李亚林;黄继钧;;青藏高原主要地体地壳短缩作用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地质通报;2010年Z1期 |
14 |
谢建华;夏斌;张宴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期间红河断裂带活动性的数值模拟研究[J];热带海洋学报;2007年06期 |
15 |
张秉良;刘瑞珣;向宏发;万景林;楚全芝;黄雄南;;红河断裂带中南段断层活动转换构造岩特征及FT测年[J];国际地震动态;2008年11期 |
16 |
李纪汉,刘晓红,蔡戴恩,方亚如,郝晋升,耿乃光;红河断裂带断层泥的摩擦特征[J];地震研究;1986年05期 |
17 |
;科学有险阻 苦战能过关——植物学科研领域巡礼[J];生命世界;1978年02期 |
18 |
朱福康;青藏高原“环流与季风”研究的进展[J];气象;1983年11期 |
19 |
谢贤群;青藏高原夏季地表面反射率的分布特征[J];科学通报;1983年23期 |
20 |
何希虎;周瑞琦;张双林;龙建章;;红河断裂带地震地质特征[J];云南地质;1983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