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西部坎巴尔达地区太古代准沉积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摘要】:正 本文对澳大利亚西部坎巴尔达地区玄武质和超镁铁质火山岩内若干混流层中的一组细粒太古代准沉积岩的稀土元素(REE)丰度进行了研究。这是对这些岩石的详细研究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对沉积岩中REE继续研究的一部分。
|
|
|
|
1 |
Mclennan;S·R·Taylor;杨忠芳;;沉积岩和地壳演化:构造背景和长期变化趋势[J];世界地质;1992年04期 |
2 |
李双保;;太古宙含金化学沉积岩及矿脉——对稳定同位素和地球化学关系的综述(续上期)[J];地质调查与研究;1984年03期 |
3 |
В.Т.Фролов
,李有柱;沉积岩的分类问题[J];地质地球化学;1988年06期 |
4 |
Iliroshi.Nagasawa
,Kanenori.Suwa
,刘康怀;年龄为3.5Ga 的翁弗瓦赫特群燧石的稀土元素浓度—早前寒武纪地壳环境的一个指示标志[J];地质地球化学;1988年06期 |
5 |
K.C.Condie;李上森;;太古代绿岩带的矿床[J];地质调查与研究;1982年02期 |
6 |
郭继春,胡受奚,顾连兴;东天山加里东造山带幔源型花岗岩类中太古代锆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科学通报;1992年07期 |
7 |
A.Taira;大道;;日本岛弧的增生及其对太古代绿岩带成因的意义[J];海洋石油;1993年04期 |
8 |
刘国昌;杨博泉;马子骥;车树政;刘汉;贾福海;韩金桂;严济南;;山东莱新蒙区之地质构造[J];地质论评;1951年02期 |
9 |
J.J.W.罗杰斯
,张志庆;早太古代地壳成分的推测及地壳成分在整个时期中的变化[J];地球与环境;1980年04期 |
10 |
L.J.Salop;李上森;;前寒武纪时期地球外层的物理和化学演化的一般特征[J];地质调查与研究;1980年02期 |
11 |
Sighinolfi,G.P
,李峰;巴西巴伊亚地区含硫化物-硬石膏的太古代碳酸岩的地球化学与成因[J];地质地球化学;1982年02期 |
12 |
秦正永,李玉夫;中国前寒武纪稀土元素分配模式及演化特征[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1988年01期 |
13 |
王仁民;陈珍珍;陈飞;;恒山灰色片麻岩和高压麻粒岩包体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1991年04期 |
14 |
S.S.Sun;张立辉;;太古代科马提岩和硅质高镁玄武岩的化学和同位素组成:地球早期历史及大陆地壳形成的制约条件[J];世界地质;1991年01期 |
15 |
R. Kerrich
,肖龙,王方正;太古代金矿与麻粒岩形成或长英质侵入体有关吗?[J];地质地球化学;1993年03期 |
16 |
张臣;大同─集宁地区太古代变质杂岩的构造变形特征[J];华北地质矿产杂志;1994年01期 |
17 |
Roger Buick;吴富强;;太古代油——在距今35亿年~25亿年间油气曾广泛生成和运移[J];国外油气勘探;1998年06期 |
18 |
何錫麟;;燕山地質鑛產調查隊密雲組返京[J];科学通报;1950年07期 |
19 |
张宗清;江博明;;冀东太古代麻粒一片麻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的某些新进展[J];地质论评;1982年05期 |
20 |
翟明国;杨瑞英;卢文江;邵静波;;清原太古代花岗岩-绿岩地体的常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证据[J];地质论评;1984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