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地貌形态动力学研究进展
【摘要】:风沙地貌是广泛分布于干旱、半干旱,甚至部分湿润地区,由风力作用形成的一种地貌类型。风沙地貌学是研究在风力作用下物质运动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空间组合规律及其形成演变的科学,是地貌学中以风为外营力形成的地貌为对象的分支学科。风是风沙地貌学研究的基础,其贯穿整个风沙地貌学研究。风况决定了风沙地貌的形态特征、空间组合特征和演化过程,同时,沙丘表面气流和风沙流控制沙丘的形态演化过程和移动过程。风沙地貌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在沙丘形态特征、动力学过程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从风沙地貌观测方法、分析方法和形态动力学角度出发,总结了近年来风沙地貌形态、形成风况以及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进展。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全站仪、三维地形扫描仪等新的形态观测设备开始应用于风沙地貌形态测量,使得大范围风沙地貌形态精准测量成为可能,为风沙地貌形态动力学研究提供精确的地形特征资料。同时,三维超声风速仪等高频风速观测仪器也广泛应用于风沙地貌动力学观测,从而探讨风沙地貌形态—近地层气流的互馈机制。但是,针对具体的分析方法,如风况与沙丘形态的对应关系,近地层气流的分析方法以及形态—气流互馈关系等方面,目前还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
|
|
|
1 |
贺大(一艮);风沙地貌形成机制的几个问题[J];中国沙漠;1985年01期 |
2 |
杨萍,陈春玲;巴丹吉林沙漠北缘风沙地貌图的地图设计[J];地图;1998年04期 |
3 |
韩致文;豫北黄河古道区风沙地貌特征[J];中国沙漠;1998年01期 |
4 |
冯毓荪;巴丹吉林风沙地貌图设计与编制[J];中国沙漠;1993年02期 |
5 |
李森,王跃,哈斯,杨萍,靳鹤龄;雅鲁藏布江河谷风沙地貌分类与发育问题[J];中国沙漠;1997年04期 |
6 |
吴正;中国风沙地貌学研究的新进展——庆贺黄秉维教授80华诞[J];地理研究;1993年01期 |
7 |
;自然地理学[J];全国新书目;2003年10期 |
8 |
赵元杰;;麻扎塔格山对其南北侧风沙地貌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1991年01期 |
9 |
李平日;《华南海岸风沙地貌研究》评介[J];地理学报;1996年06期 |
10 |
屈建军,常学礼,董光荣,王熙章,陆锦华,钟德才;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典型区风沙地貌的分形特性[J];中国沙漠;2003年04期 |
11 |
董治宝;;羽毛状沙丘辨析[J];科技导报;2009年20期 |
12 |
刘海江;柴慧霞;程维明;钟德才;周成虎;;基于遥感的中国北方风沙地貌类型分析[J];地理研究;2008年01期 |
13 |
杨逸畴;雅鲁藏布江河谷风沙地貌的初步观察[J];中国沙漠;1984年03期 |
14 |
武胜利,刘自强,李志忠,买买提明·艾尼;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的风沙环境与沙漠演变[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15 |
赵子允;东昆侖山区风沙地貌的特征[J];中国沙漠;1983年03期 |
16 |
马世威;吉兰泰盐湖西北部风沙地貌形态发育及沙害控制途径[J];中国沙漠;1990年03期 |
17 |
董治宝;屈建军;卢琦;钱广强;;关于库姆塔格沙漠“羽毛状”风沙地貌的讨论[J];中国沙漠;2008年06期 |
18 |
邹学勇;中国亚热带湿润地区风沙地貌的研究——以江西省新建县厚田为例[J];中国沙漠;1990年02期 |
19 |
李恩菊;董治宝;赵景波;;巴丹吉林沙漠典型高大沙山迎风坡粒度特征[J];干旱区地理;2011年03期 |
20 |
李生宇;雷加强;徐新文;王海峰;范敬龙;谷峰;邱永志;许波;巩庆;郑伟;;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影响下地表形态的变化[J];科学通报;2008年S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