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成云,王瑞武,赵桂仿,杨大荣;非传粉小蜂的食性及其对榕树-传粉小蜂系统稳定性的影响[J];动物学研究;2005年04期 |
2 |
林淑玲;赵南先;陈贻竹;尧金燕;贾效成;;榕树(Ficus)在中国的分布及其在协同进化研究上的意义[J];生态学报;2007年10期 |
3 |
李宏庆,马炜梁,陈 勇;论中国的榕树和相关动物的综合研究[J];生物多样性;2002年02期 |
4 |
尧金燕,赵南先,方位宽,陈贻竹,邓源,贾效成,于慧;榕树与其共生小蜂的利益冲突及资源分配[J];云南植物研究;2004年05期 |
5 |
尧金燕,赵南先,陈贻竹;榕树-传粉者共生体系的协同进化与系统学研究进展及展望[J];植物生态学报;2004年02期 |
6 |
马光昌;胡好远;黄大卫;;昆虫对榕树的适应进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7 |
马炜,梁陈勇,李宏庆;榕树及其传粉者研究综述[J];生态学报;1997年02期 |
8 |
杨大荣,李朝达,韩灯保,姚瑞英;热带雨林片断化对榕小蜂和榕树物种的影响[J];动物学研究;1999年02期 |
9 |
王仲敏;胡好远;牛黎明;黄大卫;;垂叶榕上16种榕小蜂的种群动态[J];生态学报;2010年14期 |
10 |
杨大荣,徐磊,彭艳琼,魏作东,段柱标;云南省榕小蜂和榕树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J];生物多样性;2004年06期 |
11 |
陈勇,李宏庆,马炜梁;榕树传粉生物学的特性[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
12 |
陈和杰;祝边疆;阮志平;;榕树与榕小蜂共生体系维持机制的研究进展[J];武夷科学;2006年00期 |
13 |
张红玉;虫媒植物与传粉昆虫的协同进化(一)——传粉昆虫对虫媒植物进化所起的作用[J];四川林业科技;2005年03期 |
14 |
杨大荣,李朝达,杨兵;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榕树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研究[J];动物学研究;1997年02期 |
15 |
陈勇,马炜梁,罗光坦;薜荔榕小蜂出飞节律与光因子的关系[J];生态学报;1996年02期 |
16 |
魏作东,杨大荣,彭艳琼,徐磊;榕树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J];生态学杂志;2005年03期 |
17 |
徐磊,杨大荣,彭艳琼,魏作东;西双版纳榕树及其隐头果内的小蜂群落[J];林业科学研究;2005年04期 |
18 |
陈勇,李宏庆,马炜梁;福建省6种榕树及其传粉小蜂共生体系的比较[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19 |
马炜梁;薜荔果的秘密——协同进化的榕树与榕小蜂[J];大自然探索;2004年08期 |
20 |
黄劲松;;南国有榕树[J];大自然;1997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