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樊玉媛;辩证看待新闻的社会效应[J];电视研究;1995年01期 |
2 |
李秋中!襄樊日报;就新闻报道的影响效果说“正”“负”[J];新闻前哨;1998年06期 |
3 |
朱清河;;美国负面新闻报道的社会价值及其启示——以近年来普利策新闻奖评奖为例[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
4 |
张天云;是舆论监督不是负面报道[J];新闻知识;2004年06期 |
5 |
周跃敏;正面报道的操作理念与手法[J];中国记者;2004年10期 |
6 |
安殿成
,赵志凌;正面报道:何以“剃头挑子一头热”?[J];传媒观察;1999年11期 |
7 |
;新闻文摘[J];新闻与成才;1997年04期 |
8 |
李怀福;克服正面报道中的负效应[J];新闻采编;1997年01期 |
9 |
张明非!北京晚报副总编辑;让理性精神贯穿“建党特刊”——探索新时期正面报道的方式和规律[J];新闻与写作;2001年08期 |
10 |
傅岩;;如何规避正面报道的负效应[J];新闻爱好者;2009年11期 |
11 |
徐胜;;关于正面报道的对话[J];新闻导刊;2002年06期 |
12 |
许晓红;做好正面报道的“侧身技术”[J];新闻前哨;2004年08期 |
13 |
杨永辉;增强趣味性[J];军事记者;2005年07期 |
14 |
陈晓林;;避免正面报道的负面效应[J];采.写.编;2006年02期 |
15 |
汪强;;报道没有正负,只有真假[J];采写编;2011年01期 |
16 |
汪强;;报道没有正负,只有真假[J];青年记者;2011年06期 |
17 |
汪强;;没有正负 只有真假[J];杂文选刊(上旬版);2011年06期 |
18 |
张佑林;;正面报道杂感三则[J];新闻实践;1990年11期 |
19 |
杜敏;正面报道如何避免负面作用[J];新闻前哨;2004年11期 |
20 |
程德安;《每周质量报告》的"正面"与"反面"[J];新闻实践;2005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