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网均匀化订正对中国夏季气温EOF分析的改进
【摘要】:本文对中国160站站网上1960~2010年夏季(6~8月)气温距平场序列进行了站网均匀化订正,对订正前、后的气温距平场序列作了EOF分析。结果表明:(1)订正后的前3个典型场高绝对值区均衡分布在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夏季气温均方差场高值区位置基本一致;订正前的前3个特征向量高绝对值区主要位于95°E以东区域,与均方差场的高值区差异大;故订正后气温距平场序列EOF分析的空间特征更为合理。(2)订正前后资料的第一时间系数存在显著相关,但订正后前2个时间系数的线性分量、年代际分量方差贡献明显增大;故订正使有价值的异常信息集中于最主要的模态。(3)订正后资料EOF分析前2个典型场和时间系数中的线性分量可以给出中国最近51年夏季主要强增暖区、降温区的分布;其年代际分量与分析期间中国强年代际变化分布区域的一致性也优于订正前的EOF分析结果。上述结果证明,站网均匀化订正明显改进了中国夏季气温异常的EOF分析结果。
|
|
|
|
1 |
王盘兴;罗小莉;李丽平;周国华;谢瑶瑶;;中国气候资料站网均匀化订正的一种方案及应用[J];大气科学学报;2011年01期 |
2 |
马禹;王旭;;用自然正交分解法预报新疆温度的尝试[J];新疆气象;1992年03期 |
3 |
郭品文;徐同;居丽丽;;近53a中国气温异常分布的非线性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
4 |
靳立亚;秦宁生;吴永森;;青南高原冬半年气温、降水距平场的综合EOF分析及与雪灾关系的研究[J];青海气象;1996年02期 |
5 |
靳立亚,吴永森,秦宁生;青海南部高原冬半年气温、降水异常的时空分布及其与雪灾的关系[J];高原气象;1996年04期 |
6 |
靳立亚,徐旭然,秦宁生,吴永森;西北四省区不同季节降水、气温异常的时空分布与干旱的关系[J];中国沙漠;1997年03期 |
7 |
王宇,缪启龙,肖伟;云南省40年来气温场变化的基本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
8 |
邹国林,陈东明,罗时文,胡廷溢;人流绒毛中营养物质的分析[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1989年01期 |
9 |
王盘兴
,李笃武;东亚季风区和印度季风区夏季对流层下部环流的差别与联系[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
10 |
夏邦旗;谈影响酒游离氨基酸分析结果的诸因素[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1988年04期 |
11 |
张礼平,柯怡明,王康康;SVD方法在场的定量预测中的应用[J];热带气象学报;2004年04期 |
12 |
包云;李晓兵;黄玲梅;张云霞;王宏;;1961-2007年内蒙古降水时空分布[J];干旱区地理;2011年01期 |
13 |
茅祖兴;高稀释比分析少量硅酸盐岩石和矿物样品[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86年02期 |
14 |
龚道溢,何学兆;资料误差对大尺度NDVI-气温关系的影响[J];遥感学报;2004年04期 |
15 |
张礼平,丁一汇;全球地表(海表)前期温度与中国及华中地区夏季降水的关联[J];气象学报;2005年03期 |
16 |
谭本馗;所玲玲;黄嘉佑;;各层北半球环形模态异常与地面大气温度的关系研究[J];气象学报;2007年05期 |
17 |
王日升;施尚文;;东亚夏季风异常的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1期 |
18 |
罗秋红,纪忠萍;广东省盛夏气温异常的成因初探[J];热带气象学报;2005年04期 |
19 |
施晓晖;徐祥德;谢立安;;NCEP/NCAR再分析风速、表面气温距平在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可信度分析[J];气象学报;2006年06期 |
20 |
李忠贤;陈建萍;倪东鸿;曾刚;;太平洋湍流热通量异常与中国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J];气象与减灾研究;200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