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统计降尺度法对华北地区未来区域气温变化情景的预估

范丽军  符淙斌  陈德亮  
【摘要】:迄今为止,大部分海气耦合气候模式(AOGCM)的空间分辨率还较低,很难对区域尺度的气候变化情景做合理的预测。降尺度法已广泛用于弥补AOGCM在这方面的不足。作者采用统计降尺度方法对1月和7月华北地区49个气象观测站的未来月平均温度变化情景进行预估。采用的统计降尺度方法是主分量分析与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首先,采用1961~2000年的NCEP再分析资料和49个台站的观测资料建立月平均温度的统计降尺度模型,然后把建立的统计降尺度模型应用于HadCM3 SRES A2和B2两种排放情景,从而生成各个台站1950~2099年1月份和7月份温度变化情景。结果表明:在当前气候条件下,无论1月还是7月,统计降尺度方法模拟的温度与观测的温度有很好的一致性,而且在大多数台站,统计降尺度模拟气温与观测值相比略微偏低。对于未来气候情景的预估方面,无论1月还是7月,也无论是HadCM3 SRES A2还是B2排放情景驱动统计模型,结果表明大多数的站点都存在温度的明显上升趋势,同时7月的上升趋势与1月相比偏低。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7条
1 范丽军,符淙斌,陈德亮;统计降尺度法对未来区域气候变化情景预估的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3期
2 吕海;龚振彬;倪雷;;统计降尺度法在我国未来区域气温变化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06期
3 穆振侠;姜卉芳;;基于统计降尺度方法的高寒山区未来气候变化预估[J];干旱区研究;2015年02期
4 赵芳芳;徐宗学;;黄河源区未来地面气温变化的统计降尺度分析[J];高原气象;2008年01期
5 刘颖;任宏利;张培群;左金清;田奔;万江华;李永生;;中国夏季降水的组合统计降尺度模型预测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2020年02期
6 魏娜;贺晨昕;刘佩佩;;基于统计降尺度方法的陕西省月气温预测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8年06期
7 曹雪松;唐如洋;王卫光;徐建叶;;两种统计降尺度模型在滦河流域的降水预估[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2期
8 郝振纯;时芳欣;王加虎;;统计降尺度法在黄河源区未来降水变化分析中的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11年03期
9 朱宏伟;杨森;赵旭喆;熊友才;王绍明;张霞;;区域气候变化统计降尺度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1年09期
10 王山旗;沈桐立;周学东;刘杰;刘鸿斌;;统计降尺度方法对江苏地区极端气温的模拟[J];科技信息;2008年30期
11 王姝苏;智协飞;俞剑蔚;陈超辉;周红梅;朱寿鹏;赵欢;;降水的统计降尺度预报及其空间相关性和时间连续性重建[J];大气科学学报;2018年01期
12 李江萍;王式功;;统计降尺度法在数值预报产品释用中的应用[J];气象;2008年06期
13 郝美玉;;统计降尺度方法对青海湖地区气温变化的适用性分析及未来情景预估[J];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2015年04期
14 苏志重;赵欢;周学鸣;黄惠镕;吴陈锋;;厦门地区地面气温的多模式集成统计降尺度预报研究[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6年03期
15 ;世界主要城市月平均温度表(摄氏度数)[J];中国经济信息;1998年05期
16 章杰;白红英;袁博;马新萍;;秦岭地区气温变化统计降尺度研究[J];干旱区研究;2013年02期
17 唐晓勤;王怡;刘国光;陈宏志;;统计降尺度基本原理及其研究进展[J];四川林业科技;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6条
1 王冀;;长江中下游地区最高气温的统计降尺度方法模拟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2 王春晓;苏爱芳;栗晗;;基于华东区域模式的河南小时雨强统计降尺度预报研究[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2018年
3 喻树龙;袁玉江;何清;李娟;吴则金;;1468-2001年新疆精河5-8月平均温度的重建和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4 刘长征;杜良敏;单怀翰;;机器学习建模方法在我国月降水统计降尺度预测中的初步应用[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7 东亚气候、极端气候事件变异机理及气候预测[C];2018年
5 李超;杨霏云;惠建忠;唐千红;兰海波;李海胜;;我国近50年月平均温度的破纪录事件的时空分布[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极端天气事件与公共气象服务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刘颖;范可;;基于场耦合型的中国站点秋季降水统计降尺度预测[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6短期气候预测理论、方法与技术[C];2013年
7 刘品;徐宗学;赵捷;张兰影;王时震;;山东省未来气候变化情景预估[A];流域水循环与水安全——第十一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孙华;白红英;张清雨;雒新萍;张善红;;基于SPOT VEGETATION的秦岭南坡近10年来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温度的响应[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江志红;崔妍;陈威霖;;基于统计降尺度的江淮流域极端气候的模拟及其预估研究[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应对气候变化分会场——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论文集[C];2010年
10 ;中国江南地区夏季降水的统计降尺度预报(英文)[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气候预测新方法和新技术[C];2011年
11 刘浏;徐宗学;;北京市未来日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分析[A];河流开发、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第六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2 任丽娜;翟宇梅;王力维;;选择最优预报因子对华北1月份温度进行预报[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气候预测新方法和新技术[C];2011年
13 李亮;张昱;奚靖权;魏强;;清原县各乡镇温度分析及预报方法[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2014年
14 胡轶佳;朱益民;钟中;张惠君;葛晶晶;;动力-统计降尺度方法对中国未来降水和气温变化的预测[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气候预测新方法和新技术[C];2011年
15 张善强;;对流层全球温度变化及趋势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6 宋明华;;气候变化过程中青藏高原植被空间格局的模拟分析[A];2005青藏高原环境与变化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丽军;统计降尺度方法的研究及其对中国未来区域气候情景的预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1条
1 张鹏伟;基于统计降尺度的云南气温的模拟与预估[D];云南大学;2018年
2 吕游;中国降水、风速与地面气温的统计降尺度预报及订正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年
3 沈成;基于统计降尺度方法的长江中下游气温的多模式集合模拟与预估[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4 邓丽姣;基于统计降尺度的秦岭地区降水和气温多模式模拟与预估[D];西北大学;2017年
5 陈艾姣;两种统计降尺度方法对青藏高原东北部气候变化预估的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2021年
6 高红霞;我国区域气候变化的统计降尺度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秦悦悦;基于Copula函数的改进统计降尺度法及其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8 姚艺;基于统计降尺度的气候变化水资源影响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9 林盛吉;基于统计降尺度模型的钱塘江流域干旱预测和评估[D];浙江大学;2011年
10 薛倩;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工业产值空间化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年
11 赵姹;泾河流域气候变化及其水文响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通讯员 王娜;陕西完成滚动预测业务系统研究[N];中国气象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