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关断时间的回线源激发TEM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正演
【摘要】:从麦克斯韦旋度方程出发可以直接导出瞬变电磁场扩散方程,然而扩散方程不含电场对时间的一阶导数,不能构成显式的时域有限差分方程,借鉴du Fort-Frankel有限差分离散方法引入虚拟位移电流项构建显式时域有限差分方程.对Wang和Hohmann的经典时域算法进行了两点改进:第一,通过将矩形回线源电流密度加入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安培环路定理方程,实现回线源瞬变电磁激发源加入;第二,在计算中考虑关断时间.第一点改进使时域有限差分方程考虑了一次场的计算,并且源的计算不再依赖均匀半空间模型响应作为初始条件,使算法能够适应表层电阻率不均匀时的三维复杂模型.由于实际观测中不可能出现阶跃电流的关断形式,第二点改进可以方便设置发射电流下降沿.采用改进的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正演算法对均匀半空间模型、四类三层模型、均匀半空间中含有低阻块体模型进行了计算并分别与解析解、线性数字滤波解、积分方程解和Wang的三维时域有限差分解进行了对比验证.以H模型为例,采用建立的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正演算法计算了不同关断时间的斜阶跃脉冲回线源瞬变电磁中心点感应电动势衰减曲线.以实际地质资料为基础,构建包含两层采空区的三维复杂模型,以1μs的极短关断时间进行了复杂模型定回线源瞬变电磁响应计算,并计算了该复杂模型的视电阻率曲线.
|
|
|
|
1 |
程文涛;龚育龄;张钊;;TEM关断效应校正方法研究[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03期 |
2 |
T.Wang
,晓尘;三维介质中电磁波传播的FDTD模拟[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7年01期 |
3 |
冯彦谦;王银;刘四新;;基于FDTD的探地雷达数值仿真与成像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
4 |
李静;曾昭发;黄玲;吴丰收;;三维探地雷达数值模拟中UPML边界研究[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0年01期 |
5 |
李文超;王绪本;邓薇;;探地雷达FDTD正演模拟及F-K偏移处理[J];勘察科学技术;2007年03期 |
6 |
李文超;王绪本;邓薇;;基于超宽带源的FDTD正演模拟及偏移处理[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03期 |
7 |
周逢道;林君;朱凯光;周国华;刘长胜;;瞬变电磁探测发射电流波形记录单元设计[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2期 |
8 |
白登海,Maxwell Meju;瞬变电磁法中两种关断电流对响应函数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地震地质;2001年02期 |
9 |
杨云见,王绪本,何展翔;考虑关断时间效应的瞬变电磁一维反演[J];物探与化探;2005年03期 |
10 |
杨海燕;岳建华;刘志新;;矿井瞬变电磁法多匝小回线装置电感效应的理论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S1期 |
11 |
刘光夏,赵文俊,王敬禹,王浙辉,任文菊;京津及河北省中部的重力三维正演结果及其地质意义[J];地震学报;1988年01期 |
12 |
阮百尧;Guptasarma算法在瞬变电磁正演计算中的应用[J];桂林工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
13 |
朱德兵;应用BP网络作TEM一维反演[J];桂林工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
14 |
吴小平,徐果明;利用ICCG迭代技术加快电阻率三维正演计算[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9年03期 |
15 |
张小路;瞬变电磁测深数据的近似分析[J];桂林工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16 |
于生宝,林君;瞬变电磁法中发射机关断时间的影响研究[J];石油仪器;1999年06期 |
17 |
张子平;瞬变电磁在干旱地区探测岩溶水的应用[J];中国煤田地质;2000年02期 |
18 |
马强;瞬变电磁在找水中的应用[J];宁夏工程技术;2004年01期 |
19 |
R.S.Smith;重合环路、脉冲响应及瞬变电磁数据的自动显示方法[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5年04期 |
20 |
杨长福!中国兰州730000,林长佑!中国兰州730000,陈军营!中国兰州730000,王书明!中国兰州730000,张世中!中国兰州730000;三维瞬变电磁近似反演[J];地震学报;200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