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北缘重力异常多尺度横向构造分析
【摘要】:本文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布格重力异常特征,采用优化滤波法和归一化总水平梯度垂直导数法对研究区重力异常进行多尺度分离和横向构造分析.分离出的多尺度重力异常特征表明:1)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大致以东经106°线为界,有一条醒目的重力异常梯级带,即贺兰山—六盘山—川滇南北构造带的北段,其东西两侧布格重力异常特征在形态和走向上截然不同,意味着两侧密度结构和构造特征存在明显差异.2)鄂尔多斯地块内部定边以北,重力异常高带走向由北东向转为近南北向,推测定边附近存在一个密度或构造界面,其两侧物质组成和构造特征具有差异,对比大尺度重力异常和中尺度重力异常,表明异常特征的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上地幔深部结构引起的.3)青藏高原东北部各块体深部边界位置与地表构造分布不同,反映出该区构造复杂,深浅构造差异大.4)由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及随后印度板块持续向北的挤压作用,造成青藏高原东北缘中、下地壳物质在巨大的北东向推挤力和鄂尔多斯刚性块体阻挡的共同作用下,沿着相对软弱的秦岭造山带方向蠕动.依据多尺度重力异常及其横向构造特征,综合推断出研究区内五条断裂带,即秦岭地轴北缘断裂带、海原—六盘山断裂带、香山—天景山断裂带、烟筒山断裂带和青铜峡—固原断裂带,并分析了它们在地壳深部的可能展布特征.
|
|
|
|
1 |
吴立辛;杨明芝;赵卫明;傅容珊;朱良保;施行觉;;利用重力多尺度分解资料反演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厚度[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1年01期 |
2 |
吴宣志;;利用重力资料反演莫霍面的若干问题[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1984年02期 |
3 |
汪汉胜,陈雪,杨洪之;深部大尺度单一密度界面重力异常迭代反演[J];地球物理学报;1993年05期 |
4 |
U.Carten;煤矿中的岩石破裂危险及其诱发的重力异常——实例研究[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4年01期 |
5 |
杨辉,王宜昌;复杂形体重力异常高阶导数的正演计算[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8年02期 |
6 |
李爱勇,刘沈衡;阴影图像处理在重力资料解释中的应用[J];江苏地质;2002年01期 |
7 |
C.A.Locke
,赵琼;利用重力资料圈定含金热液蚀变岩体的一个实例[J];黄金地质;1989年01期 |
8 |
姜效典;王硕儒;;计算变密度任意形状地质体重力异常的B样条函数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0年03期 |
9 |
李桐林,林君,刘绍华;吉林东部重力异常的分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铀矿地质;1999年04期 |
10 |
陈石;张健;;基于重力异常导数反演垂直断层模型参数[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06期 |
11 |
高尔根;宋淑云;刘升东;;重力异常稳健迭代密度界面反演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
12 |
;甘肃某地区重力找铬矿的几点体会[J];西北地质;1973年03期 |
13 |
刘元龙,王谦身;用压缩质面法反演重力资料以估算地壳构造[J];地球物理学报;1977年01期 |
14 |
李渭娟;震前重力异常的讨论[J];西北地震学报;1979年02期 |
15 |
齐涿;;频率域地质界面重力异常反演方法的研究[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1985年03期 |
16 |
何昌礼;钟本善;;复杂形体的高精度重力异常正演方法[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1988年02期 |
17 |
焦荣昌;根据重力异常和地震方法结果确定层密度[J];石油物探;1990年02期 |
18 |
王保林;论几种常用重力异常正演公式的计算精度及速度[J];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92年02期 |
19 |
J.Lakshmanan
,郝天珧
,王谦身;广义重力异常:内窥重力测量[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2年03期 |
20 |
董焕成,李宗杰;重力异常匹配滤波法的原理和应用[J];物探与化探;1993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