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天然气氦同位素特征及二氧化碳成因与第三纪岩浆活动的关系
【摘要】:济阳坳陷是渤海湾盆地的一部分,位于我国东部超壳断裂、郯庐断裂带内,主要为中、新生代形成的沉积坳陷。在第三纪的喜山期岩浆活动较强烈,因此,坳陷内第三纪火成岩分布广泛。对该坳陷内的天然气氦同位素研究表明,济阳坳陷天然气中氦同位素组成,R/Ra(R和Ra分别表示天然气样品和大气中的3He/4He值)值分布范围0.11-3.06。说明一些天然气中具有明显的幔源氦加入,将天然气中氦同位素组成与其地质背景结合可知,天然气中氦同位素组成与坳陷内第三纪火成岩分布有十分密切的相关关系,凡在天然气藏下伏地层或气藏附近,有第三纪火成岩分布时,则天然气具有较高的氦同位素比值、其R/Ra值为1.02-3.06,说明具有明显的幔源氦的加入,而在无第三纪火成岩发育地区天然气中R/Ra值为0.11-0.47,表明仅少量的幔源氦的混入。这可能说明天然气中幔源氦主要是通过断裂和岩浆活动到达浅层地壳而聚集到天然气藏中。济阳坳陷天然气组分分析表明,该坳陷的天然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较大,其分布范围为<1%-99%。二氧化碳的碳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该坳陷的二氧化碳存在有机和无机成因两种类型,其中有第三纪火成岩发育地区,二氧化碳含量一般大于60%,其δ(
|
|
|
|
1 |
郑乐平,廖永胜;济阳拗陷天然气藏中氦同位素组成特征[J];矿物学报;1998年01期 |
2 |
杨永福;重建家园——日本的100年计划[J];知识就是力量;1994年02期 |
3 |
殷政章
,唐丽美
,张文师;二氧化碳的海洋处理[J];海洋信息;1999年10期 |
4 |
赵校民;“温室灾难”的成因新探[J];百科知识;2001年09期 |
5 |
刘先曙;减缓全球变暖的新思路[J];科技导报;2001年09期 |
6 |
张风雷;“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节的教学设计[J];生物学通报;2003年05期 |
7 |
戴金星;中国东部和大陆架二氧化碳气田(藏)及其气的类型[J];大自然探索;1996年04期 |
8 |
榕叶;加速碳素吸收有助逆转趋升气温[J];国外科技动态;1996年11期 |
9 |
开启余;谈谈家庭中的化学污染[J];今日科技;2000年10期 |
10 |
碧声;二氧化碳、地球及其它——闲话《京都议定书》之起源与未来[J];科学中国人;2001年05期 |
11 |
华实;解开恐怖湖重重奇谜[J];知识就是力量;2004年10期 |
12 |
王水菊,区泽棠;锰表面和氧气及二氧化碳反应的电子能谱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1期 |
13 |
江琦,林齐合,黄仲涛;甲醇镁作用下的碳酸二甲酯直接合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12期 |
14 |
徐岩,石井正治,五十岚泰夫,皃玉徹;氢氧化细菌Hgdrogenovibrio marinus固定CO_2产生生物量的研究[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
15 |
云帆;地球变暖:祸兮?福兮?[J];百科知识;1997年11期 |
16 |
郝建华;垃圾发电[J];国外科技动态;1998年11期 |
17 |
保罗·帕兰特;泥炭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全球环保[J];中国青年科技;2001年03期 |
18 |
;域外科技[J];中国科技信息;2003年10期 |
19 |
孙存华,李扬;光合作用底物二氧化碳中氧代谢途径的教学探讨[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年01期 |
20 |
王佰长,谈迎,刘德良;松辽盆地北部深层二氧化碳的成藏疏导通道[J];石油学报;200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