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紫云产黄花香茶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采用甲醇回流提取和硅胶柱层析方法,从紫云产黄花香茶菜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结合1H-NMR、13C-NMR数据及文献资料鉴定为黄花香茶菜乙素(Ⅰ)、黄花香茶菜丁素(Ⅱ)、大萼变型香茶菜甲素(Ⅲ)、3β-Hydroxy-18α,19α-urs-20-en-28-oic acid(Ⅳ)、齐墩果酸(Ⅴ)和熊果酸(Ⅵ)。其中化合物Ⅳ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
|
|
1 |
张海艳,赵天增,郭唯,吴鸣建;Lasiodonin Acetonide的NMR数据解析[J];波谱学杂志;2005年02期 |
2 |
龙友国,余跃生,戎聚全,张朝卿;民族药肾蕨的民族民间应用[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2年04期 |
3 |
金忠民,沙伟;香茶菜属植物的研究现状及药用前景[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
4 |
高幼衡;魏志雄;崔红花;梁盛林;蔡鸿飞;;HPLC法测定显脉香茶菜中毛栲利素的含量[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
5 |
李树华;倪林;卢海啸;魏志雄;高幼衡;;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显脉香茶菜中odonicin的含量[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
6 |
易绮斐,邢福武,黄向旭,陈红锋,王发国;我国石豆兰属药用植物资源及其保护[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5年01期 |
7 |
杨东娟,马瑞君,王莱,刘国安,王瀚,丁兰;维西香茶菜二萜化学成分及细胞毒活性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
8 |
徐文芬;何顺志;;贵州菊科药用植物新记录种及药用新资源[J];世界科学技术;2006年06期 |
9 |
吴鸣建,张海军
,傅经国,董建军,李继成,赵天增,陈涛;香茶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04年04期 |
10 |
张来;刘宁;;贵州矮杨梅根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与含量动态变化分析[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年09期 |
|
|
|
|
|
1 |
郑向炜;张灿奎;郑庆安;屠治本;;水青树茎皮的化学成分研究[A];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全国第四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
2 |
余恒毅;李雪;阮汉利;;野核桃根皮化学成分研究[A];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
3 |
付琛;周光雄;叶文才;;春砂仁化学成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4 |
赵芬;张贵杰;徐嵩;于鹏飞;庾石山;;格木内生真菌化学成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5 |
刘俊宏;柏健;杜丹;庾石山;;鸦胆子化学成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6 |
植飞;孔令义;彭司勋;;中药大蓟的化学成分研究[A];全国第5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
7 |
曹家庆;赵余庆;;苦瓜酸水解产物的化学成分研究[A];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
8 |
王倩;邹坤;;吉祥草化学成分研究[A];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
9 |
桑志高;李冬利;陶美华;涂国全;章卫民;;栓菌Trametes sp.G048的化学成分研究[A];中国菌物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
10 |
张铁军;门田重利;Arjun H BANSKOTA;;荆三棱化学成分研究(Ⅰ)[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