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村落空间分布与微地形结构关系探讨
【摘要】:主要对江汉平原村落点空间分布规律进行探讨,分析其与平原微地形结构间的关系。本文采用GIS空间统计方法对研究样区村落点空间分布模式进行分析;并根据平原微地形起伏特点,采用一种局部形态分析方法进行微地形结构提取;进而对村落点空间分布与微地形提取结果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研究表明:村落空间分布与微地形结构之间表现出明显的空间相关性。约75.40%的村落点与所提取微地形凸起部位的空间位置重合,而83.94%的村落点在距离微地形凸起50m范围内,村落点整体表现出向所提取微地形凸起结构聚集的分布格局。江汉平原特有的村落空间结构主要受小尺度地形起伏的影响,村落格局与微地形结构在空间上的相关性较好地体现了人类活动与洪涝等自然灾害间的相互作用。
|
|
|
|
1 |
朱荣华;陈永亭;张圭松;吴婷芳;;棉蚜空间格局参数特征及其应用[J];科技通报;1991年04期 |
2 |
李建荣;石万成;刘旭;;苹果叶螨类群与捕食性天敌类群空间格局的研究[J];昆虫天敌;1992年03期 |
3 |
蒋卫国,陈云浩,李京,李加洪,武永峰;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演变[J];自然资源学报;2005年06期 |
4 |
李传武;赵咏梅;杨本俊;;安徽省近十余年市域综合实力的空间格局[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年03期 |
5 |
张兵;金凤君;于良;;湖南公路网络演变的可达性评价[J];经济地理;2006年05期 |
6 |
郑荣泉;张永普;王霆;李灿阳;;乐清湾珠带拟蟹守螺夏季种群的分布格局[J];动物学杂志;2007年01期 |
7 |
金蓉;黄义雄;杜秀敏;;宁德市城市公园绿地系统景观格局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8年04期 |
8 |
屠帆;华丽萍;刘杏梅;;土地整理后海宁市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科技通报;2008年05期 |
9 |
赵洁;马晓冬;边美婷;朱传耿;;淮海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年04期 |
10 |
陈颖彪;周倩仪;陈健飞;;近30年广州市土地覆被变化时空特征分析[J];地理科学;2009年03期 |
11 |
刘辉;段汉明;谢元礼;范熙伟;;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研究——兰州—西宁为例[J];经济地理;2009年12期 |
12 |
李亚婷;秦耀辰;闫卫阳;潘少奇;;河南省公路网络的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特征[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年01期 |
13 |
盛绍学;石磊;;江淮地区小麦春季涝渍灾害脆弱性成因及空间格局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10年S1期 |
14 |
卢冠宇;;基于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的空间格局优化对策研究——以南充市为例[J];科技信息;2010年31期 |
15 |
毕秀晶;汪明峰;宁越敏;;中国软件产业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2011年01期 |
16 |
缪勇;种群空间格局研究方法的几点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
17 |
张桓,许松月,高再润,段丰礼,朱永吉,白英杰,姜尚纯;小齿短肛棒樇若虫空间格局及其应用[J];吉林林业科技;1994年04期 |
18 |
臧淑英,祖元刚,倪红伟;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空间格局分析[J];生态学报;2000年01期 |
19 |
周成虎,裴韬,李全林,陈锦标,王?森;近500年中国及邻区强震空间格局及迁移模式初步分析[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
20 |
李明辉,何风华,刘云,潘存德;林分空间格局的研究方法[J];生态科学;200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