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有源滤波器无源网络的内部电磁兼容性分析
【摘要】:首先建立了混合有源滤波器无源网络的内部电磁干扰模型,根据三相电流和磁感应压降之间的矢量关系,推导出无源网络等效电抗和等效电阻的数学表达式,以及品质因数和谐振带宽受电磁干扰影响的变化规律。具体分析了三相电抗器摆放位置和间距对上述性能参数的作用特点及强度.指出对称摆放三相电抗器是优化混合有源滤波器无源网络内部电磁兼容性的有效措施。实践验证了文中的电磁兼容性矢量分析方法和结论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
|
|
|
1 |
唐欣,罗安,涂春鸣;新型注入式混合有源滤波器的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4年11期 |
2 |
林詠;硅基无源网络缓步进入市场[J];电子产品世界;1996年10期 |
3 |
涂春鸣,罗安,杨勇;一种新的混合有源滤波器控制方法[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4 |
陈瑞诺,Rafi Youssef,罗安,涂春鸣;一种新的混合有源滤波器控制方法[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4年03期 |
5 |
陈国柱,吕征宇,钱照明;串联混合有源滤波器设计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20期 |
6 |
柴晓冬,于泉;无源网络Z参数的拓扑分析[J];微机发展;2001年05期 |
7 |
张翔,梁小冰;采用复合控制方式的并联混合有源滤波器[J];广西电力;2004年01期 |
8 |
涂春鸣,罗安;电网谐波分析与治理一体化系统的研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4年07期 |
9 |
祝石厚;侯世英;吕厚余;王凌谊;;一种低压电网无源滤波器改造方案[J];低压电器;2007年05期 |
10 |
王德常;NTC热敏电阻无源网络应用设计法二则[J];黄山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
11 |
A·卡恩纳;Y·加劳尔特;姜永美;;微带线耦合介质谐振器的负载、空载及外界品质因数的确定[J];雷达与对抗;1984年08期 |
12 |
王建海,李英;考虑波导壁影响开放腔孔耦合品质因数的计算[J];电子学报;1998年09期 |
13 |
伍林;RLC电路通频带宽度△f=f_0/Q的一种推导方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2期 |
14 |
曲延锋,国伟华,王守觉;一种基于Padé逼近对短时序列频率和品质因数的估计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2年08期 |
15 |
牛燕炜;;基于零极点分析法的谐振电路的频率响应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
16 |
张同宣;赵振堂;;腔体带通滤波器设计[J];核技术;2008年06期 |
17 |
全亚民;丁耀根;王树忠;;外加载谐振腔的理论计算与分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8年05期 |
18 |
刘慧敏;张小兴;戴宇杰;吕英杰;;自动幅度控制电路在射频CMOS电感电容振荡器中的应用及原理分析[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
19 |
郭履灿;郭勤;孟宪森;;实际观测地震面波品质因数Q值空间分布的反演方法[J];CT理论与应用研究;1991年02期 |
20 |
翁泰来;;扬声器品质因数Q值和它的测量标准[J];电声技术;1992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