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起伏地形下黄河流域太阳直接辐射分布式模拟

曾燕  邱新法  刘昌明  姜爱军  
【摘要】: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和气象站观测资料建立了起伏地形下太阳直接辐射分布式计算模型,模型充分考虑了地形因子(坡向、坡度、地形相互遮蔽)对起伏地形下太阳直接辐射空间分布的影响;以1km×1km分辨率的DEM数据作为地形的综合反映,计算了起伏地形下黄河流域1km×1km分辨率太阳直接辐射的空间分布;深入分析了起伏地形下太阳直接辐射受地理、地形因子影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受地形起伏和坡向、坡度等局地地形因子的影响,山区年太阳直接辐射量的空间差异比较明显,向阳山坡(偏南坡)的年直接辐射量明显高于背阴山坡(偏北坡)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袁淑杰;缪启龙;谷晓平;邱新法;;贵州高原起伏地形下太阳直接辐射的精细分布[J];自然资源学报;2009年08期
2 王潇宇,邱新法,曾燕,刘绍民,刘昌明;起伏地形下我国太阳直接辐射空间制图[J];现代测绘;2004年05期
3 李军,黄敬峰,王秀珍,朱蕾;山区太阳直接辐射的空间高分辨率分布模型[J];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09期
4 曾燕;邱新法;何永健;刘昌明;;起伏地形下黄河流域太阳散射辐射分布式模拟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04期
5 季凤军;;起伏地形下的太阳直接辐射[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9年09期
6 武文辉;袁淑杰;邱新法;;贵州高原起伏地形下可照时间的时空分布[J];贵州气象;2007年02期
7 袁淑杰;缪启龙;邱新法;谷小平;;贵州高原起伏地形下日照时间的时空分布[J];应用气象学报;2008年02期
8 王潇宇,邱新法,曾燕;起伏地形下我国太阳直接辐射的分布式模拟[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袁淑杰;谷小平;缪启龙;邱新法;;基于GIS的起伏地形下天文辐射分布式模型——以贵州高原为例[J];山地学报;2007年05期
10 孙娴;林振山;王式功;;山区地形开阔度的分布式模型[J];中国沙漠;2008年02期
11 王丽;邱新法;王培法;刘爱利;;复杂地形下长江流域太阳总辐射的分布式模拟[J];地理学报;2010年05期
12 田辉;文军;马耀明;苏中波;韦志刚;王介民;张堂堂;刘蓉;胡晓;;复杂地形下黑河流域的太阳辐射计算[J];高原气象;2007年04期
13 李梦洁;郑建飞;曾燕;邱新法;杨羡敏;;浙江省高分辨率太阳直接辐射图的计算和绘制[J];地球科学进展;2008年03期
14 喻桥;邱新法;李梦洁;;基于GIS的重庆市可照时间的空间分布[J];贵州气象;2008年02期
15 王绍刚;何国金;刘定生;汪小钦;;基于DEM的武夷山地区太阳天文辐射模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14期
16 曾燕;邱新法;刘绍民;;起伏地形下天文辐射分布式估算模型[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5期
17 刘生;邱新法;王潇宇;;起伏地形下我国太阳散射辐射分布式模拟[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8 刘勤;严昌荣;何文清;杜建涛;杨捷;;黄河流域近40a积温动态变化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9年01期
19 孙娴;姜创业;肖科丽;王越;;山地太阳散射辐射分布式模拟[J];自然资源学报;2009年02期
20 姜创业;王娟敏;孙娴;吴林荣;;陕西省山地太阳总辐射分布式模拟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昕;张茜;;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太阳辐射模拟[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桑建雄;刘淮;袁知宇;;Surfer软件在土方量计算中的应用[A];全国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研讨交流会专辑[C];2003年
3 刘小生;刘传立;;在Arc/Info中建立和应用数字高程模型[A];煤炭资源高效绿色开采与数字矿山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4 潘小多;刘勇;邓天阳;;一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道路填挖方边坡自动解析算法[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王叶飞;;基于DEM的地形曲率计算模型误差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杨毅;;利用晕渲方法,制作新型专题海图[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测绘学组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6年
7 欧业宁;周忠发;龙晓闽;;基于DEM的三维景观模型构建探讨——以贵州省都匀市为例[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8 刘万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在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地位和作用[A];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9 章毅之;;基于GIS的流域数字划分方法[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分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熊立华;;分布式水文模型中栅格汇流演算顺序的确定[A];中国水利学会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岚;长江流域起伏地形下降水量分布精细化气候估算模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2 靳雪;水权银行的建设与管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3 刘二永;数字高程模型的随机误差模型[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4 杨永坤;黄河流域农业立体污染综合防治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5 亢孟军;数字高程模型不规则四边形网建模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许建荣;起伏地形条件下大地电磁测深二维正反演研究及应用[D];中南大学;2010年
7 章孝灿;快速高精度DEM生成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8 张会平;青藏高原东缘、东北缘典型地区晚新生代地貌过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9 孔凡哲;基于数字化平台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和流域汇流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10 王轲道;工程影响下的细沙粉沙质岸滩地貌演变[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化冰;基于GIS技术的滑坡监测分析及预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2 张瑾玉;三维地质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张广宇;数字化测图中DEM生成技术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任志峰;DEM内插评价模型与应用系统开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敏;一种基于OpenGL三维GIS算法及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叶蔚;DEM地形可视性统一分析模型构建与实现[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韩羽;DEM栅格单元异质性对多尺度地形分析的影响[D];西北大学;2009年
8 金鑫;新安江模型的改进及在浑河北口前流域的应用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9 马驰;露天矿精细DEM的生成与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10 杨新文;三维地形生成及简化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 王守信;树立黄河渔业资源保护整体性理念[N];中国渔业报;2007年
2 苏万明;海关架设黄河流域物流“高速路”[N];现代物流报;2006年
3 汪时锋;黄河流域最大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 电力集团加紧青海能源投资[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4 王建忠通讯员 周爱春;上下联动力保黄河安全度汛[N];中国气象报;2007年
5 记者 项晓光;2007年黄河十大新闻评选揭晓[N];黄河报;2008年
6 郭国平;转基因抗虫棉银棉8号[N];河南科技报;2008年
7 张军;黄河流域矿产开发市场将开放[N];中国矿业报;2000年
8 王建忠;黄河流域气象中心在郑州成立[N];中国气象报;2006年
9 记者 徐清华;黄河流域八省(区)座谈南水北调西线调水[N];黄河报;2006年
10 记者 王静琳;全球水伙伴关注黄河流域水法规建设[N];黄河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