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地利用的中国人口密度模拟
【摘要】:土地利用数据综合了影响人口分布的众多因素的信息。根据分县控制、分城乡、分区建模的思路,建立基于土地利用的中国1km栅格人口模型。对农村人口采用线性加权模型进行模拟,根据全国12个农业生态区内人口与各类农业用地之间的相关关系选取指标,采用逐步回归计算各指标的回归系数,并结合土地的生产力及其与人口的相关性,确定各指标的加权系数。对城市人口,建立基于城镇规模的人口距离衰减加幂指数模型。结果分析表明,“胡焕庸”线以东人口占全国的94.58%,人口密度是该线以西的21倍;东部人口集中于黄淮海地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东北平原及沿海地区,东南沿海又表现为“点轴”分布的特点。验证表明,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
|
|
|
|
1 |
刘纪远,岳天祥,王英安,邱冬生,刘明亮,邓祥征,杨小唤,黄裕婕;中国人口密度数字模拟[J];地理学报;2003年01期 |
2 |
段成荣,梁宏;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现状及其历史变迁[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年03期 |
3 |
朱宝树;中国城市化:从控制中发展到发展中控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
4 |
李通屏;中国人口压力的定量研究[J];人口学刊;2004年01期 |
5 |
封志明;唐焰;杨艳昭;张丹;;中国地形起伏度及其与人口分布的相关性[J];地理学报;2007年10期 |
6 |
王法辉,金凤君,曾光;区域人口密度函数与增长模式:兼论城市吸引范围划分的GIS方法[J];地理研究;2004年01期 |
7 |
马静;焦文献;;我国社会统计数据空间化研究综述[J];未来与发展;2008年03期 |
8 |
晚笛;;希望,在中国的土地上[J];音乐世界;1992年08期 |
9 |
党炳康;试论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S1期 |
10 |
于道中;中国职工体质调研报告[J];福建体育科技;1997年04期 |
11 |
陆建伟;中国现代化与香港回归[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
12 |
朱仁宝;新加坡思想道德建设对中国的启迪[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
13 |
夏振坤,张艳国;邓小平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确立[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
14 |
郑春生;简论一战期间中日经济差异的原因[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
15 |
王秀兰;对外开放的主要依据[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4期 |
16 |
江伟钰,陈方林;关于防治荒漠化的法律思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
17 |
闵传超;走向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论安庆内军械所的历史地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
18 |
魏东海;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给我们的启示——中、苏两国经济改革的比较[J];广州师院学报;1998年02期 |
19 |
胡长贵!宣传部;简论邓小平理论的中国哲学气质和文化品格[J];湖北三峡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
20 |
浦士培;中韩江陵之比较研究[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
|